一、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一個月工資標準是多少?
公司只要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具體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無論什么理由解聘,都要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補償方法,按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對高端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有適當限制,最高標準是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補償年限最多12年。
如果勞動者提出辭職,要求解除合同,要履行告知義務,須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試用期內提前3天通知)。不提前通知,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舉出證據,勞動者就要賠償。
發生糾紛、爭議,能協商解決的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調解。現在立法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這方面強化了,企業有調解,地方勞動部門有調解,但調解是自愿的。調解不成,需要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不服,可以提請訴訟。依法可以解除合同,但要按規定補償。
無論是國企還是國家機關,都有個別“磨洋工”的現象存在。《勞動合同法》規定,對于完不成工作任務,不勝任工作,換一個工作地方仍完不成的,可以解聘。但要有考核標準,要有明確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一個月工資標準是多少這個問題。這個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是根據上個月的工資標準來計算,用人單位不得少給或者不給。如果用人單位少給或者不給勞動者相關的工資補償的話,勞動者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
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修正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