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理論上也是符合不動產的公示原則的。同時銀行和債務人(按揭人)之間是建立在對資信狀況特殊的信任基礎之上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因為婚姻關系而改變債務人,也是符合債務轉移的理論的。婚后共同償還貸款的行為并不改變該房屋個人財產的性質,對已歸還的貸款中屬于配偶一方清償的部分,應當予以返還;離婚后未償還的債務仍為個人債務。若一方在婚前辦理按揭手續,以個人名義簽訂房屋預售合同,并繳納首付款,在婚后才獲得房屋所有權證,應屬于個人財產。
因為根據我國的房屋預售登記(鑒證程序)使債權具有了特定性或對抗性,由該預售合同而取得房屋所有權的權利人只限于該預售合同上的債權人。銀行對特定的購房人即貸款債務人(按揭人)的資信產生的信賴,以及該財產權利的是由婚前個人繳納首付款而取得。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產權證的取得在婚后,仍應屬于個人財產。對于產權證登記在一方名下,但配偶方有證據證明婚前購房時其也共同出資的或者雙方對所購房屋為共同共有約定在先,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應按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進行處理,其按揭貸款債務為共同債務。因為該出資行為在婚前,所以非產權登記名義人一方應對自己出資行為并非贈與或借貸進行舉證。
通常情況下婚后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雖然產權登記在夫妻一人名下仍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按揭的房屋也不例外。如無證據證明該房屋是以個人財產辦理的按揭手續,在離婚時也應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與通常意義下的房屋并無區別。銀行拒絕辦理轉按揭的手續是沒有理論依據的。
一方面,不能以未經債權人(銀行)同意而變更債務人(名義還款人)為由拒絕辦理轉按揭手續。按照上述的分析,這類案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實際還貸人是夫妻雙方,并不是產權證上名義產權人或還貸人。
另一方面,房屋產權在離婚時判決給任何一方都不影響銀行的信貸利益,任何人作為還款名義人都不影響房屋作為抵押財產對債務進行擔保。法院在判決時也不能僅僅以銀行的信貸利益作為考慮的標準,將房屋判決給償貸能力較強的一方。應該考慮對房屋的需要程度,依然堅持保護婦女利益或照顧撫養子女一方的原則進行判決。第三,根據夫妻對婚姻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原則,銀行可以向離婚當事人任何一方追究責任。
而根據規定,即使法院在離婚判決中或者夫妻雙方離婚協議中對于夫妻之間債權債務的分配,也只在離婚當事人之間產生內部效力。判決或離婚協議確定由哪一方承擔剩余債務中的具體的比例,不能對抗債權人(銀行)。而離婚當事人一方因為連帶責任超過自己應當承擔的比例承擔債務的,可以向對方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行政賠償是法定賠償嗎
2020-11-11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