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妻婚前、婚后關于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的界定
一、個人財產的認定
我國婚姻法法第十八條認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需要指明,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是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除了第一項的規定,其余的情形如果發生在婚后,那都應該是婚后的個人財產,這也是對婚后個人財產的認定性規定。
二、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
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即: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本款“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的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中明文解釋為:
1、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2、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3、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第二、夫妻婚前、婚后個人債務和共同債務的認定及清償責任的承擔
以上是對夫妻之間婚前的婚后的個人財產和共有財產的明文性規定,一般容易掌握,理解難度不大。但是,夫妻作為共同債權債務主體,離婚對其自身來說只是婚姻生活的解體,但對債權人來說,共同債務主體仍是原來婚姻的兩方也即現在離婚的兩方。審判實踐中,因夫妻惡意離婚逃避債務的訴訟層出不窮,極大地傷害了無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為了能夠有效地避免夫妻以離婚逃避債務的故意,不致因離婚而削弱債權人對債權的實現程度,離婚案件在債權人不作為訴訟主體參加訴訟的情況下,債權人合法權益得以有效維護的保底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確立了夫妻離婚對共同債務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的觀點。至此,處理離婚案件時,正確界定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便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對《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五條的適用更是重中之重,而該問題在審判實踐中并沒有一個詳細的、明確的、具體的把握尺度,個案反映出來的熱點問題非常突出:相同的案件,不同的法官,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律師,就可能產生出不同的數個結果,有保守型判決,也有傳統型判決,更有大尺度性的判決。
一、夫妻個人債務的認定
婚前個人債務由個人承擔,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這筆債務明確用于該夫妻婚后共同生活。那么,個人債務又包括哪些呢?最高人民法院明確指出,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
(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4)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對于該規定中“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的規定沒有明確具體的解釋,根據法理解釋,具體應包括:1、因個人實施違法行為所欠下的債務;2、婚前一方所欠的債務;3、婚后一方為滿足私欲而揮霍所欠的債務;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關系惡化而分居生活,一方從事經營而欠下的債務,其經營收入又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5、等等(值得商榷)。很明顯,對于賭博這種違法行為所欠下的債務,本身是違法的,夫妻連帶共同債務的承擔應是以債務的合法性為前提的,只有正當的,并且按規定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夫妻雙方才負有連帶責任。如果對于夫妻一方因違法行為如賭博,吸毒而欠下的債務,另一方也要連帶承擔的話,這對另一方來說是顯失公平的。既然不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所以對方無責任分擔。
二、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
根據《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時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夫妻共同債務主要是指:
1、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財產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為購置這些財產所負的債務;
2、因日常生活所負的債務;
3、因生產經營活動,經營收入用于家庭生活或配偶分享所負的債務;
4、夫妻一方或者雙方治病以及為負有法定義務的人治病所欠的債務;
5、因撫養子女所負的債務;
6、因贍養負有贍養義務的老人所負的債務;
7、其他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債務。
債務清償遵循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繼承獲得的財產,如果屬于夫妻共有,因為繼承而產生的債務也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如果被繼承人指明遺產只給予夫妻一方的,遺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因繼承產生的債務也屬于夫妻個人債務。同理,因贈與、遺贈等也同上。
但是,《婚姻法》的不盡如人意之處在于,《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清償未規定責任形式,實務上僅是依據民法理論而進行的推導,從而認為夫妻應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卻并無婚姻法上的明確規定。這種情況,導致在司法審判實踐中,辦案法官往往是根據個人偏好,斷章取義擴大連帶責任的承擔。
對于離婚時債務的償還,《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夫妻一方的違法之債不是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屬個人債務,應由欠債方個人償還。
提到這里,我們重點解析一下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很明顯,這里所指的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的債務應該是合法之債,該法律條文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此債務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但從我國物權法和婚姻法本身及其司法解釋一、二、三,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婚姻法的相關司法解釋判定,即使在保護債權人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也不能無限度損害夫妻無辜一方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夫妻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的圣神不可侵犯性。筆者曾代理一執行案件,夫妻于2005年結婚,婚后男方于2009年借一筆巨額資金經營貴重金屬,并將該借款直接匯入浙江某工廠。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浙江某工廠倒閉,男方無力還款,遂被起訴。法院執行時,將女方婚前一房產查封,并依照執行程序作價拍賣。女方提出執行異議,理由是此款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退一步講,假設屬于夫妻共同債務,也不應該以女方的婚前個人財產進行償還。而執行法官認為,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該房屋雖然屬于女方婚前個人財產,但應當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此處的認定,就是辦案法官斷章取義的最佳典范,是嚴重侵犯女方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試想,如果這樣斷章取義,任意擴大法律解釋,那誰敢結婚,婚前財產又如何保護?比如夫或妻,有一方整天游手好閑,好逸惡勞,心生惡念,企圖侵吞另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遂惡意與他人勾結,編造婚內個人借款事實,賄賂法官,然后讓他人(所謂債權人)主張權利,法院首先按夫妻共同債務判定,然后依照無限連帶清償責任強制執行,最終將無辜一方的巨額婚前財產分割殆盡。如此,婚姻法《解釋二》之第二十四條,豈不成了惡法?該條免責條款一,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除外。這種規定下的舉證責任的成功率,在惡意串通的情況下幾乎為零。另外一種免責條款,即: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該項免責條款說明,婚后個人財產的合法取得,在債權人知道時受法律保護。所以,筆者認為,此時的連帶清償責任應該依法縮小解釋,這里的共同債務清償范圍僅局限于夫妻共同財產和雙方婚后的個人財產償還。出于物權法中對個人財產的保護和法理中的公平原則考慮,不能用另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去清償,否則,不僅會帶來社會的極大不穩定,無限度損害到另一方的合法權益,而且會嚴重損害到法律的公平、公正,造成的不良后果,嚴重到無法估量的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無證房在拆遷中有補償
2021-01-24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