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理解《婚姻法解釋三》第五條
問題的提出:如何理解《婚姻法解釋三》(以下簡稱《解釋三》)第五條,即: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即孳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首先,筆者需要提出本文的一個基礎性問題,就是如何準確理解孳息:孳息一詞來源于《羅馬法》?!读_馬法》采用將孳息分為法定孳息、加工孳息、天然孳息的三分法。而我國理論上則采用了兩分法,即法定孳息和天然孳息,但具體含義與《羅馬法》無區別。在我國,天然孳息是指依據物的自然屬性所產生的收益,例如雞下蛋,畜生崽,木生菌。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自然孳息屬于其個人財產,這一點通說和實踐都已經證明,在此不再贅述;我國《物權法》對法定孳息概念未作詳細規定,就法定孳息定義的立法,對我國最具參考價值的有兩條。一是《日本民法典》在第88條中的規定:“作為物的使用對價而收取的金錢或其他物,為法定孳息?!倍俏覈?a href='http://www.sdjlnm.com/lawyers/list-710000-0-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臺灣《民法典》在第69條中的規定:“稱法定孳息者,謂利息、租金及其它因法律關系所得之收益。”我國法學界對法定孳息的定義或解釋多參照上述規定,認為法定孳息是指由法律規定產生了從屬關系,通常是以有體物或無形財產供他人用益而獲得的收入,產生于用益法律關系,例如存款所得利息、出租房屋或者物品所得租金。論述到此,筆者需要提出本文的關鍵性問題,就是屬于一方個人財產的房屋,婚后產生的租金,應該如何認定?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此條的由來。《婚姻法解釋三征求意見稿》第六條規定: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應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但另一方對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貢獻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顯而易見,《解釋三》摒棄了后面的但書條款,至于原因也很簡單,是因為貢獻一詞非法律概念,容易引起公眾,甚至法律專業人士的多種解釋和誤會。雖然但書條款被摒棄了,但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法律精神,那就是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還是需要看“共同”一詞。簡單講,就是互相幫助,共享利益,共擔風險。只有這樣,才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在了解了此條由來之后,我們需要對比一下與此相關的法條,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其中的法律精神。首先是《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二)生產、經營的收益。其次是《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一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這兩條已經很明確的表明無論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了收益,那么該收益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解釋三》第五條中所說的孳息應作縮小解釋,專指非投資性、非經營性、非生產性的收益。如果把房屋租金也認定為孳息那就會與我前面所述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相抵觸。再有,從房屋租賃合同的有關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取得租金與房屋本身管理狀況有莫大關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管理、修繕,取得租金顯而易見屬于夫妻雙方共同經營的結果,理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論述到此,我們還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現有的關于法定孳息的解釋是否應該有所改變。細心的人可以發現,現有的關于法定孳息的解釋是專為《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以及第一百九十七條準備,而用來解釋《解釋三》第五條,似乎落伍了。容易讓人產生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房屋,在婚姻存續期間所產生的租金也屬于個人財產的誤解。在《解釋三》中的孳息所包括的法定孳息不應包括出租房屋或其他不動產所獲租金。上述租金應屬于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收益,即夫妻共同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非煤礦山職工死亡賠償標準
2021-01-22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