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理解《婚姻法解釋三》第五條
問題的提出:如何理解《婚姻法解釋三》(以下簡稱《解釋三》)第五條,即: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即孳息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首先,筆者需要提出本文的一個基礎性問題,就是如何準確理解孳息:孳息一詞來源于《羅馬法》。《羅馬法》采用將孳息分為法定孳息、加工孳息、天然孳息的三分法。而我國理論上則采用了兩分法,即法定孳息和天然孳息,但具體含義與《羅馬法》無區別。在我國,天然孳息是指依據物的自然屬性所產生的收益,例如雞下蛋,畜生崽,木生菌。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自然孳息屬于其個人財產,這一點通說和實踐都已經證明,在此不再贅述;我國《物權法》對法定孳息概念未作詳細規定,就法定孳息定義的立法,對我國最具參考價值的有兩條。一是《日本民法典》在第88條中的規定:“作為物的使用對價而收取的金錢或其他物,為法定孳息。”二是我國臺灣《民法典》在第69條中的規定:“稱法定孳息者,謂利息、租金及其它因法律關系所得之收益。”我國法學界對法定孳息的定義或解釋多參照上述規定,認為法定孳息是指由法律規定產生了從屬關系,通常是以有體物或無形財產供他人用益而獲得的收入,產生于用益法律關系,例如存款所得利息、出租房屋或者物品所得租金。論述到此,筆者需要提出本文的關鍵性問題,就是屬于一方個人財產的房屋,婚后產生的租金,應該如何認定?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看看此條的由來。《婚姻法解釋三征求意見稿》第六條規定: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應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但另一方對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貢獻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顯而易見,《解釋三》摒棄了后面的但書條款,至于原因也很簡單,是因為貢獻一詞非法律概念,容易引起公眾,甚至法律專業人士的多種解釋和誤會。雖然但書條款被摒棄了,但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法律精神,那就是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還是需要看“共同”一詞。簡單講,就是互相幫助,共享利益,共擔風險。只有這樣,才能被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在了解了此條由來之后,我們需要對比一下與此相關的法條,用來幫助我們理解其中的法律精神。首先是《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二)生產、經營的收益。其次是《婚姻法解釋二》第十一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這兩條已經很明確的表明無論是夫妻共同財產,還是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了收益,那么該收益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解釋三》第五條中所說的孳息應作縮小解釋,專指非投資性、非經營性、非生產性的收益。如果把房屋租金也認定為孳息那就會與我前面所述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相抵觸。再有,從房屋租賃合同的有關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取得租金與房屋本身管理狀況有莫大關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管理、修繕,取得租金顯而易見屬于夫妻雙方共同經營的結果,理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論述到此,我們還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現有的關于法定孳息的解釋是否應該有所改變。細心的人可以發現,現有的關于法定孳息的解釋是專為《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以及第一百九十七條準備,而用來解釋《解釋三》第五條,似乎落伍了。容易讓人產生屬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房屋,在婚姻存續期間所產生的租金也屬于個人財產的誤解。在《解釋三》中的孳息所包括的法定孳息不應包括出租房屋或其他不動產所獲租金。上述租金應屬于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收益,即夫妻共同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