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婚姻家庭法律實務講座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1072人看過

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構建和諧家庭,因為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古人云“家和萬事興”,“一家和而天下和”,可見家庭的興衰與社會穩定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婚前法律實務

(一)彩禮和嫁妝爭議的處理

彩禮,在一些地區又稱聘禮,是指按照當地習俗,男方在婚前給予女方一定數量的金錢或財物,表示想與對方締結婚姻的誠意。彩禮具有嚴格的針對性,必須是基于當地的風俗習慣,為了締結婚姻關系,不得已而給付的,其具有明顯的習俗性。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有婚前給付彩禮的風俗,且有的地方給付的數額較大,往往造成男方家庭生活困難,債臺高筑,這也為婚后夫妻感情不合埋下了伏筆,也導致大量返還彩禮糾紛的出現。

嫁妝,在實踐中一般認為是新娘帶給婆家的錢財和物品的總稱,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這種配送嫁妝的行為,在法律上屬于贈與行為。

下面我通過一個例子來分析嫁妝和彩禮的法律屬性。

例1:2004年8月,李某和王某經人介紹相識相戀。04年11月18日,雙方辦理了結婚儀式,04年12月28日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婚后無子女,未取得共同財產。因婚后感情不合,王某于05年4月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在審理過程中,雙方都同意離婚,但就女方家在辦理婚禮時陪送的一輛小轎車如何處理以及男方在婚前給付的8萬元彩禮是否應該返還達不成一致。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嫁妝歸李薇所有;王可給付的8萬元彩禮不予返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法院判決的理由: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10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本案中雙方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且共同生活一段時間。給付彩禮是否導致男方生活困難,在實踐中舉證是非常難的,既要舉證證明生活困難的事實,還要舉證證明生活困難與給付彩禮之間有因果關系,法院一般都不予采信。

因嫁妝屬于贈與行為,在登記結婚前陪送的嫁妝應認定為女方家人對女方的婚前個人贈與;在登記結婚后陪送的嫁妝,女方家人未明確表示是對某方的個人贈與,則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共同贈與,該嫁妝應認定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本案贈與行為發生在登記結婚前(在舉行婚禮時),應認為對女方的個人贈與。這里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關于房產的贈與,《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進行了明確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也就是說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后,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房產,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均認為是對個人的贈與,這點與嫁妝的處理方式不一樣。

(二)婚前購置房屋爭議及處理

實踐中,戀愛雙方在結婚登記之前購置房產的情況較為普遍,若戀愛結婚不成,在分手或離婚時,戀愛期間所購置房產歸屬往往會產生較大爭議。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婚前一方出資,并以自己的名義購房,另一方未出資。即婚前一方以自己的名義簽訂購房合同、支付定金和房款,另一方即沒有出資,產權也沒有登記在房產證上。此種情況下,即使雙方已在該房內同居,該房仍應屬于一方婚前個人財產。

2.婚前以一方名義購房,雙方出資。即婚前一方以自己的名義簽訂購房合同,并將產權登記在自己一方名下,但購房款雙方都有出資,只是出于各種原因,產權登記在一方的名下。這種情況,如一方雖有出資,但無法舉證出資系因雙方達成婚后共同居住目的,該房一般會被認定為個人婚前財產,另一方的出資可以作為借款處理,由取得房子的一方返還。

3.婚前以一方名義購房,另一方全額出資。在婚戀糾紛中,表現為以一方名義購房,而全部房款由另一方(通常為男方)全部出資。戀愛不成時,對于房產歸屬或對方出資款是否需要退還雙方往往產生糾紛。

例2.2005年8月,張某因工作關系認識了李某,并開始相戀。相處一段時間后雙方決定結婚,張某遂委托李某在蘇州買房。2006年1月,李某看好了一套總價為90萬元的新房,并支付了3萬元的定金。告知張某后,張某于2006年2月向李某賬戶打入95萬元房款,由李某一人辦理房屋買賣手續。后雙方在此房中同居并商議同年10月結婚。但不久李某以性格不合將張某趕出家門,拒絕張某進入該房。張某無奈于2006年9月起訴要求李某返還房屋。法院經審理判決房屋歸李某所有,由李某向張某返還95萬元現金。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法院判決的理由:

本案中雖然張某在李某買房期間支付了全額房款,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李某用于買房的錢就是張某給的,張鵬也無法證明出資買房的目的就是為了共同生活,此種情況下,一般都以不當得利返還為由處理較為合適。如果該房在短時間內增值很大,張某也無法得到相應的增值部分,真可謂是“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建議大家,如果在戀愛期間準備買房,如果是自己一方全額出資,最好自己親自參與買房,將房產證辦在自己的名下。

4.婚前以雙方名義購房,一方出資。實踐中,此類案件的處理較為原則,若雙方沒有另行約定,則出資方將產權登記在雙方名義下的行為,將會被視為對未出資一方的贈與,產權登記在雙方名下,又無按份共有的約定,該房會被認定為共同共有。

(三)同居關系引起的糾紛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同居與事實婚姻之間的區別。實踐中,男女雙方根據當地風俗習慣辦理了婚禮,但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認為婚姻是成立的,系事實婚姻。但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在1994年2月1日之前辦理了婚禮或雖未辦理婚禮但以夫妻名義同居的雙方,才屬于法律上的事實婚姻。因此,目前未辦理結婚手續在一起生活的男女雙方,絕大部分是同居關系,只有很少一部分屬于事實婚姻。

還有一點需要大家了解,自2001年我國新《婚姻法》實施后,在我國的法律術語中,再無“非法同居”一說,只有“同居”的說法。

同居期間的財產糾紛及處理原則: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而不是按共同共有處理。既能證明為個人財產的,按個人財產處理,不能證明為個人財產的按共同財產處理。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可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

同居期間的子女撫養問題:我國雖保留著“非婚生子女”的稱謂,但賦予“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如在解除同居關系時,子女撫養問題可由雙方協商,協商不成時,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即我國在處理解除同居關系時子女撫養問題上,同離婚時的子女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一樣,首先從有利于孩子成長的角度出發。

二、婚內法律實務

(一)扶養費糾紛的處理

廣義的扶養是指一定親屬之間相互扶助和供養的法定義務。根據扶養關系雙方地位的不同,廣義的扶養可分為撫養(長輩親屬對晚輩親屬的扶助和教育)、扶養(平輩親屬間的供養和扶助)和贍養(晚輩對長輩親屬的扶助和供養)。

我國《婚姻法》第20條明確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費的權利。”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夫妻之間的扶養主要是指雙方在生活中相互供養的法律責任。夫妻扶養糾紛主要表現為一方因某種原因致使其就業或謀生能力暫時或較長時間喪失,而另一方既不履行法律規定的夫妻扶養義務,也沒有對配偶給予生活上的幫助。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分析夫妻之間的扶養責任:

例3:田女士與趙某因雙方夫妻感情惡化,已分居數月。由于夫妻共同財產均由趙某控制,田女士又無其他經濟收入,現生活十分困難。因雙方尚存在夫妻關系,趙某依法應對田女士有扶助的義務。故田女士將趙某起訴至法院,要求其每月給付生活費1000元。法院認為,夫妻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雙方分居后,趙某作為照管夫妻共同財產的一方,依法對田女士負有扶養的義務。對于趙某給付扶養費的數額,法院根據田某基本生活需要及雙方各自年齡、有無子女贍養等實際情況酌定。法院最后判決趙某每月給付田女士生活費400元。

(二)夫妻處理共同財產的權利及限制

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雙方因日常生活需要參與民事活動時,可以由一方作出決定,該決定對夫妻雙方均具有約束力,即夫妻對家事有相互代理的權利。家事代理權在我國雖然沒有明確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但根據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具有明顯的四個特征:(1)家事代理權的主體是丈夫或妻子一方;(2)家事代理權的對象是夫妻共同財產;(3)家事代理行為的性質是對共同財產作“一般”的處理決定。如果丈夫或妻子單方對共同財產中的大額存款、債權,尤其是不動產作出涉及產權轉讓或放棄的處置時,則可能構成濫用代理權;(4)丈夫或妻子一方在行使家事代理權時無需事先征得另一方同意。

了解了家事代理權及特征,下面就對婚內處理財產的一般法律原則、權利及限制做簡單介紹。

家事代理權的范圍是“日常生活需要”,一般包括夫妻、家庭共同生活中的一切必要事項,諸如購物、保健、衣食、娛樂、醫療、接受饋贈等等。而“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是指超越了維持夫妻生活基本需要的范圍,嚴重影響另一方或雙方的正常生活(比如一方擅自處分家庭住宅,可能導致另一方或雙方居住權的喪失)。因此,對家事代理權的限制,實質是為了保障夫妻共同財產的安全,防止因一方不當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可能招致的重大損失。

下面舉一個夫妻單方擅自處理房產,導致合同無效的例子。

例4:洪某與杜某系夫妻關系,二人婚后購買了一套房屋,該房登記在丈夫杜某名下。杜某在夫妻間鬧矛盾且妻子洪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將屬于夫妻重要財產的房屋賣與他人,還未辦理房屋過戶手續。妻子洪某將丈夫杜某和買房人李某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判決該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法院經審理認為,杜某不僅侵害了洪某作為訴爭房共有人的合法權益,而且在房屋買賣過程中,杜某和買房人李某為了少付過戶費,惡意串通,虛構房屋買賣協議的行為損害了國家利益。據以上理由,法院認為該房屋買賣行為應被認定為無效。

這里要提醒大家一點:夫妻一方擅自處理房屋等,大多數情況下,會被認定為合同無效。但如果買房人并不知情,比如丈夫出具虛假“同意出售證明”或妻子的授權委托書,導致第三人認為共有人知情且同意出賣,購房人且支付對價,并辦理過戶手續。此種情形下,不知情的一方要求法院判決該房屋買賣行為系無效行為,法院一般都會以“第三人善意取得”為由,駁回其訴訟請求。另一方只能向出賣房產的一方要求賠償。

(三)婚內財產約定

約定財產制的概念。我國婚姻法第19條明確規定夫妻可以對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及婚前財產的歸屬可以約定,以排除法定財產制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約定財產制。約定財產制,就是指法律允許夫妻用協議的方式,對夫妻在婚前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的歸屬、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及對第三人債務的清償、婚姻解除時財產的分割等事項作出約定,從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財產制適用的制度。

正確看待和處理婚內財產約定。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婚前及婚內財產約定主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反對意見認為:訂立婚前財產約定,將會帶來感情的困擾。愛情是男女雙方結合的紐帶和基礎,愛情應是無私的。對即將邁入婚姻殿堂的男女來說,互相信任,不分你我,才是最高境界。而贊成意見則認為,如果雙方婚姻穩定,這個協議就不必使用,這種情況與購買保險一樣,只是作為意外的保障。婚前財產協議體現了現代人對婚姻生活的高度理性,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金錢、財產為籌碼的功利性婚姻,而且也是解決今后婚姻、財產糾紛的重要法律依據。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可以選擇或放棄采用婚內財產約定。

婚內財產約定一經簽訂,不能輕易反悔。

例5:賈某和劉某原系夫妻。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2008年5月4日,雙方就離婚和財產問題進行協商。劉某書寫字條一份,內容為“我與賈某由于買房和裝修共花費18萬元。若因感情不合離婚,我愿意付給對方10萬元,兩年內還清。”2009年1月24日,賈某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在法院主持下雙方同意離婚,但就婚內劉某書寫的字條內容是否有效,雙方各執一詞。法院審理后認為,當事人在婚內就財產作出約定,包括為以后離婚時財產的分割問題作出約定,只要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當屬有效,遂判決劉某履行字條內容。

上述例子表明,夫妻在婚姻存續期間就婚前財產及婚內財產以及離婚時的分割等作出約定,只要雙方系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也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那么就是有效的。

約定的對內和對外效力。婚內財產約定,對夫妻雙方和第三人的法律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對內效力方面,婚姻法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因此,只要夫妻在財產約定中符合約定的一般條件,不違法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就是有效的約定。就夫妻雙方而言,其雙方的財產都應當按照約定確定歸屬;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利,造成經濟損失的,受損一方有權要求賠償;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等為家庭付出較多義務的,有權請求補償。

在對外效力方面,婚姻法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夫妻一方對第三人知道該約定負有舉證責任。”對第三人而言,如果婚姻關系當事人約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所得財產為一方個人財產,而第三人明知該約定的,夫妻有關財產的約定對第三人發生法律效力;否則夫妻雙方的約定對第三人沒有法律約束力。

(四)“忠誠協議”的效力問題

“忠誠協議”的出現和存在是中國當今社會婚外戀呈普遍化,傳統婚姻關系經受空前挑戰的現實寫照和縮影。所謂“忠誠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婚前或婚后,自愿制定的有關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恪守忠實義務,如果違反,過錯方將在經濟上等對無過錯方支付違約金、賠償金、放棄部分或全部財產的協議,現實中還有以保證書、認罪書、空床費協議等形式存在。

例6:2004年1月,北京市房山區的黃某與張某結婚,因黃某曾離過兩次婚,而張某為初婚,張某便與黃某簽訂了一份婚姻忠誠協議:如果婚后任何一方不忠誠有外遇,其婚后夫妻共同財產則歸另一方所有。該協議一式兩份,夫妻雙方簽字后各執一份。2006年初,黃某與來京務工的一女子同居,黃某父母及張某苦心規勸,黃某就是不聽,并近一年未回家。2007年3月,張某訴至法院,要求與黃某離婚,并按照約定婚后夫妻共同財產歸其所有。

在審理過程中,黃某同意離婚,但不同意履行忠誠協議內容。法庭經審理后認為,雙方簽訂的婚姻忠誠協議是雙方真實自愿的意思表示,該協議可以視為夫妻雙方書面約定的財產所有問題,對雙方皆有約束力。遂判決雙方離婚,婚后夫妻共同財產歸原告張某所有。

忠誠協議給婚姻當事人提供了一種追求美滿婚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思路,其積極意義應予肯定。但它也不是解決婚姻家庭問題的妙方良藥,無法對愛情做出保險。婚姻美滿家庭幸福,還要靠自己經營,靠道德約束。

三、離婚法律實務

(一)協議離婚中的法律實務

1.協議離婚與離婚協議的概念

協議離婚,是指男女雙方自愿解除婚姻關系,并就離婚的相關法律問題(如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達成協議,經民政局婚姻登記機關認可后使婚姻關系歸于消滅的離婚方式。

離婚協議,是指雙方均表示離婚以及離婚后財產如何處理、子女歸誰撫養等相關問題達成的共同意思表示,它是集人身關系、財產關系、撫養關系于一體的綜合書面約定。

2.辦理協議離婚的條件

1)雙方當事人系合法登記的夫妻;2)夫妻雙方對離婚須達成合意即雙方均同意離婚;3)雙方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處理等事項均達成一致意見。反之,如果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則無法采取協議離婚的方式解除婚姻。1)一方要求離婚的。也就是說,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2)雙方要求離婚,但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承擔等事項未達成協議的;3)一方或雙方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一方或雙方均為精神病人,是不能直接協議離婚的,只能由一方或雙方的法定監護人作為代理人參加離婚訴訟。4)未辦理結婚登記的。如果當事人是事實婚姻或同居關系,根本沒有辦理結婚登記,只能起訴到法院解除婚姻關系或同居關系。5)雙方是在國外登記結婚的。對于不在中國內地登記的婚姻,當事人要解除,不管雙方是否能夠達成協議,只能通過人民法院以訴訟方式離婚。

3.辦理協議離婚時應注意的程序問題

1)婚姻登記機關的管轄問題。申請離婚登記的雙方當事人必須同時到一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實踐中,通常是到辦理結婚登記的婚姻登記機關去辦理離婚手續,比較順暢。

2)當事人必須親自到場,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當事人辦理離婚登記,即便授權委托書經過公證,代理人也不可以代辦協議離婚手續。如一方不能親自到場,只能通過人民法院辦理離婚手續。

4.擬定離婚協議時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離婚協議書必須包括以下三部分:雙方當事人離婚的合意;雙方當事人對于財產分割的約定;雙方當事人對子女撫養權以及撫養費的約定。

其次,離婚協議中的約定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對原則性的處理方式進行約定。例如,在羅列了可以列出的財產以及確定了這些財產的處理方式后,還應該明確沒有列出財產的處理方式,比如在協議中約定“雙方各自名下的財產歸各自所有”、“雙方各自名下的債務由各自承擔”等,這樣的約定,往往會避免出現雙方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以后,相互扯皮,爭議的情況發生。

第三,應盡量細化離婚協議書的內容和實際操作規范,使離婚協議更具操作性和適用性。

(二)訴訟離婚中的法律實務

1.法律規定法定判離(就是一定會判離)的情形

(1)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2)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兩年的;(5)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如果沒有法定判離的情形,一方起訴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的情形下,法院一般不輕易判離,而是傾向于給當事人雙方一次機會的居多。

2.離婚糾紛中的過錯

離婚糾紛中的過錯,是指夫妻一方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對配偶一方實施侵權行為,導致配偶一方受到不同程度損害的行為。配偶一方的過錯表現形式多樣,比如婚外情、家庭暴力、吸毒、賭博等不良惡習等。

實際中,直接認定過錯的證據主要有:

1、接報警記錄、驗收單、傷殘鑒定書。若配偶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而另一方及時報警驗傷,若報警驗傷相關證據能直接證實加害人系配偶另一方,并有一定的傷害后果,可直接證明加害一方存在過錯。

2.因吸毒、賭博、違法行為而被采取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措施等。若配偶一方因違法犯罪行為被予以行政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通知書、刑事判決書等,都可以證實配偶一方存在過錯。

3.直接證明一方有“婚外情”的證據。實踐中,直接證明一方存在婚外情的證據相對難以取得,不僅是因為“捉奸在床”很困難,而且收集證據尚需采用合法手段。這里提醒一點,如果一方不同意自己有婚外情,另一方最好不要把精力時間放在取這一類證據上。

用于間接認定對方有過錯的證據表現形式更是多樣,在收集這類間接證據時,不一定要達到對方一定存在過錯的最終結論,只要能證明對方在處理夫妻關系上,或處理與異性關系上的行為,是導致夫妻產生感情隔閡的原因,或者是導致夫妻產生矛盾的責任方,也對案件處理有利。這不僅從法院判決的法律角度考慮,而且也是基于與對方進行談判及心理對抗的需要。

3、子女撫養權及撫養費

(1)如何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在離婚案件中,雙方爭奪孩子撫養權的戰爭異常激烈。如何最大可能地爭取孩子的撫養權,一般主要從收集以下證據入手:

a雙方基本條件的取證:即使夫妻雙方基本條件,如工資收入、教育程度等差異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沒有差別。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質,就在爭取孩子撫養權方面尤為重要,因為直接撫養方的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因此,取得這一方面的證據,是比較重要的。

b雙方父母基本條件的取證:城市生活節奏較快,很多時候,真正帶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別是對于學齡前兒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帶。因此,孩以往的生活環境以及長期帶孩子的父母的意見及身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子撫養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c孩子生活環境方面的取證:離婚案件中孩子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是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雙方離婚,有一方距離學校附近或生活小區成熟,對孩子入學、生活最為有利,當然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大。

d有表達能力子女的意見相當重要:一般來講,法院在處理撫養問題上,會認真聽取10周歲以上孩子的意見,并做筆錄入卷。因此,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隨自己生活是尤為重要的。

(2)子女撫養費及支付

a撫養費包含的基本項目:實踐中,很多人認為,撫養費就是孩子的生活費,而教育費和醫療費另一方應另行支付。最高院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一明確規定,撫養費包括三項即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因此,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所支付的撫養費中,應包括平時生活中支出的小額教育費用和醫療費用。如果離婚后,孩子發生較大的醫療、教育費用,可以另行起訴要求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支付。

b撫養費數額的變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和物價生活成本的提高,先前約定或判決的撫養費有可能無法滿足孩子正常的生活學習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撫養孩子的一方可以與另一方協商或以訴訟方式追加撫養費。司法實踐中,對變更孩子撫養費數額應把握以下幾點:

1.子女撫養費數額在子女完成高中教育階段之前并非一成不變,一次性結算撫養費尤其要注意以后存在的變數;

2.如果在離婚時一方不要求對方支付撫養費的,雙方當事人應以書面形式明確子女撫養費由一方全額承擔;

3.如果支付撫養費一方以財產折抵撫養費,應該以書面形式約定折抵的數額或者期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陳義勝

陳義勝

執業證號:

13303201510476069

浙江六和(溫州)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浙江工商大學法律碩士專業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陳義勝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边| 浏阳市| 新乡县| 丰都县| 梧州市| 永福县| 宁安市| 繁昌县| 陇川县| 临沂市| 辽阳市| 宜昌市| 鄯善县| 普陀区| 徐闻县| 太白县| 壶关县| 沙洋县| 自贡市| 台湾省| 建湖县| 明溪县| 湖北省| 渝中区| 天峻县| 开鲁县| 南陵县| 辛集市| 壶关县| 定结县| 哈密市| 沐川县| 长岛县| 都昌县| 九龙县| 广德县| 垫江县| 台北县| 攀枝花市| 那坡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