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禮返還的比例是多少
1、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婚約解除,返還彩禮的數額可根據其過錯程度、雙方的經濟狀況等因素,酌情減少”。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兩年以下,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內三個月以上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50%;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70%;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同居關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間女方懷孕或者流產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礎上再減少5%至20%。
二、彩禮返還的標準和原則
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并未對婚約及彩禮的給付標準作出規定,都只規定了禁止買賣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內容。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中,仍存在把訂婚作為結婚的前置程序,在農村尤盛。一旦婚約解除,便引發糾紛。這種基于婚約所發生的財產流轉關系在婚約存續期間,當然不發生返還問題;一旦婚約解除,此財產流轉就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礎,接受彩禮的一方就應當返還其所接受的彩禮;如果雙方已經結婚,婚約的法律效力就一直延續到雙方的婚姻締結,只要不符合婚姻法司法解釋關于彩禮退還的規定的,就不存在彩禮的返還問題。
1、彩禮返還的限制的基本原則
對彩禮返還作出限制性規定,除依照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外,同時還遵循了以下原則:
(1)遵循當地風俗習慣原則。在法律的適用上,有這樣一條規則,即“有法依法、沒法依政策、沒政策依習慣”。所以,在彩禮的認定、彩禮的范圍、彩禮是否返還以及彩禮返還的比例等方面,都應當遵循當地的風俗習慣。
(2)照顧無過錯方原則。
(3)公平原則。在解決此類糾紛的過程中,應當用雙方之間的利益均衡來判斷是否公平。
2、不予返還的情形
(1)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情形,一方請求返還彩禮的,不予支持。另外對該條中的“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的情形,應做限制性的解釋。該情形是指給付彩禮的一方婚前舉債給付、婚后無經濟來源償還債務的,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財產給付、婚后無固定經濟來源、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確定“生活困難”需根據給付彩禮的數額、給付人的生活來源、當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目前可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合理確定。
(2)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三)項所規定“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情形,但是已經共同生活兩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禮確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一般不予支持。
又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兩年以上。
第二、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同居生活雖不滿兩年,但生育子女的。
第三、所接受的彩禮確已用于共同生活。
就司法實踐中如何掌握第三種情況作以下幾點說明:首先要求“確已”用于共同生活。這就要求接受彩禮的一方,要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加以證實,避免依此為借口拒絕返還彩禮;其次女方在“結婚”前購買的嫁妝,雙方共同使用,不能視為用于共同生活。因為女方的嫁妝是其“婚前”財產,在雙方共同生活期間,男方也有其婚前財產用于共同生活,都不能使用該項規定;另外,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員因生活、生產需要并實際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雙方患病花費、共同經營投資等。
(3)在婚約存續期間,因婚約當事人死亡,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不予支持。但在死亡前已經起訴的除外。
3、減少返還數額的情形
(1)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婚約解除,返還彩禮的數額可根據其過錯程度、雙方的經濟狀況等因素,酌情減少”。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兩年以下,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內三個月以上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50%;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70%;因給付彩禮一方的原因導致同居關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間女方懷孕或者流產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礎上再減少5%至20%。
綜上可知,在進行彩禮返還的時候需要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另一方面,關于彩禮返還的比例根據不同的情況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判定。如果是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兩年以下,一方請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30%。但要是共同生活不滿三個月的,返還的數額一般不超過彩禮總額的70%。希望律霸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幫助你解決相關問題。
?
?
? ?
彩禮返還有何條件
?
彩禮返還的原則是什么?
?
彩禮返還是全部還是部分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確認合同效力能調解嗎
2021-03-16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涉外離婚判決書可公告送達嗎
2021-02-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