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對“分居”一詞的解釋是:“夫妻雙方不共同居住。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因夫妻雙方感情不睦,不愿意共同生活,不一定經過協議而永久或臨時分居。另一種為夫妻一方由于工作或居住地限制而形成的暫時不能共同居住。”很明顯,前一種情形是夫妻雙方因感情不和,不愿意共同生活、居住,其分居的原因系主觀因素;后一種情形的分居是受工作或居住地的限制而形成的,分居的原因系客觀因素,而非主觀因素。這種情形的分居就是人們通常講的夫妻兩地分居。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夫妻分居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因客觀原因造成的,如夫妻倆分別在兩個城市工作,沒有同居的條件,這種夫妻分居的情形,不是因感情不和而分居,即是夫妻分居時間滿兩年也不符合“因感情不和分居”的法定提出離婚的理由。
第二種是主觀原因造成的,如婚姻基礎不牢固,婚后沒有培養起夫妻感情而分居滿兩年的,符合“因感情不和分居”的法定離婚的理由。
而我國《婚姻法》第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四)項在“分居”一詞前用“感情不和”四字加以限制,這就很清楚的說明其涵義應為第一種情形。因此,在審理此類離婚案件時,要準確理解《婚姻法》中“分居”一詞的涵義,不要將分居的兩種情形混淆。
區別分居的兩種情形,不能僅從表面現象上去分析。分居的兩種情形在表現形式上有相似的地方,即夫妻不共同居住。但夫妻兩地分居并不意味著夫妻感情不和,因感情不和的分居也并不意味著夫妻必須分居兩地。在實際生活中,夫妻之間“白天各干各的事、晚上各進各的房、各睡各的床”的現象并不少見,這種情形,從表面上看,夫妻之間并沒有分居兩地,但卻是一種典型的因感情不和而導致的分居。因此,區別《婚姻法》中“分居”與通常意義上的兩地分居,必須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筆者認為,區別分居的兩種情形,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1、夫妻之間是否同居?2、夫妻雙方在分居兩地的情況下是否保持聯系?3、雙方在生活上是否相互幫助、相互關照?4、在經濟上是否分開?5、夫妻一方或雙方在子女撫養問題上是否盡義務?6、夫妻之間是否互相忠誠?7、夫妻分居兩地的原因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企業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