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日前,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針對大齡未婚青年、進城務工青年、農村青年等的婚戀難題和不同特點,提高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協調多部門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注冊在婚戀交友平臺嚴格執行,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意見》提出,將倡樹婚戀文明新風融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體系,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戀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婚戀輿論導向。爭取宣傳、文化部門和新聞媒體的支持,在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注重選樹彰顯正面婚戀觀念的典型,推動協調新聞媒體、文藝社團、文化公司等打造積極向上的婚戀影視作品、新聞欄目和文化產品。各級團組織要配合相關政府部門,積極開展融入婚戀文明內涵的社區服務、法律援助、文化宣傳等群眾性活動,倡導家庭美德和文明節儉的婚慶文化,宣傳婚姻政策及相關法規,豐富婚戀文明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載體。
《意見》指出,要加強對青年戀愛交友過程、婚姻家庭生活的心理和行為指導,在幫助青年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加強青年價值引導、促進青年健康發展。依托民政、衛生計生、司法等專業力量,加強對專兼職心理咨詢師和婚戀咨詢、婚姻調解等社工隊伍的培訓,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專業化咨詢,豐富社區服務機構、醫療機構、婚介機構的咨詢功能,提高青年婚戀咨詢和指導的可及性和專業性。各級團組織要結合青年特點開展服務和引導工作,通過線上咨詢、婚戀講堂、面對面溝通等多種方式,幫助青年解除思想壓力和心理困惑,提高青年社會融入、情緒管理、情感經營能力,引導青年端正擇偶觀念和家庭觀念。
《意見》還指出,要開展青年性健康、婚前保健和生育知識的教育宣傳活動,促進青年生殖健康水平進一步提升。推動有條件的學校推廣性健康和婚前保健課程,加強性教育和婚前保健服務師資隊伍建設。以世界人口日、五四青年節等為契機,大力開展性健康、婚前保健和婚育文明主題宣傳活動,利用公共場所、結婚登記場所、網絡媒體,走進企業、社區、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服務、咨詢活動,重點加強進城務工青年群體的公益服務和知識普及,增強青年主動預防和減少不當性行為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基層青年婚戀服務陣地建設,依托各類“青年之家”、城鄉社區服務機構等開展婚育文化教育,引導青年主動實施婚前、孕前和產前醫學檢查。
《意見》明確,要更好適應青年交友、相親、婚介、婚慶的多元多樣需求,動員和支持基層團組織培育有形有效的服務項目。組織單身青年參加文體娛樂、興趣培養、技能提升、社會服務等健康向上的集體活動,拓展青年社會交往的廣度和深度,豐富青年交友擇偶的機會。緩解青年婚戀經濟壓力,通過舉辦集體婚禮、優化婚慶服務、提供戀愛交友便利條件等,為青年提供貼心暖心的服務。加大對重點青年群體的服務力度,針對大齡未婚青年、進城務工青年、農村青年、青年官兵、部分行業青年等的婚戀難題和不同特點,尊重差異與個性,注重分類精準施策,提高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
《意見》提出,要整合民政部門、團組織、市場機構、社會組織的陣地和平臺資源,打造一批便于青年參與、服務實效顯著、有較高誠信度的婚戀公益服務平臺。拓展實體服務陣地,為青年開展身份認證、婚戀咨詢、聯誼交流、交友約會等活動提供便利化精準化的服務。拓展線上服務平臺,依托“青年之聲”等團屬媒體、團組織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拓展婚戀咨詢、婚戀調查、活動發布、活動報名的線上渠道,探索開發具備信息搜索、匹配推介、地圖服務等功能的移動互聯婚戀交友平臺,將線上優勢與線下服務深度融合,擴大服務覆蓋、優化青年體驗。
《意見》還提出,建立健全婚戀交友信息平臺、婚介婚慶服務機構的行業標準體系和監測評估體系。協調推動工商、工信、公安、網監、機關職能等部門的協同聯動,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注冊在婚戀交友平臺的嚴格執行,加強對個人用戶信息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加強婚戀市場秩序的日常監管、婚戀服務質量的動態評估,拓展群團組織、青年、第三方機構參與評價的渠道。
《意見》要求,要配合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包辦、買賣等侵犯青年婚姻自由的行為。維護女性青年生育權益,落實女性青年在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依法享有的物質和假期等方面的各項權利。對育齡勞動歧視、家庭暴力、財產糾紛等侵犯青年婚姻和生育合法權益的,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動員律師等專業力量,為青年提供必要幫助。
冒用他人姓名征婚是否是侵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根據該條規定,姓名權有以下幾個內容:1、自我命名權,即公民有決定自己姓名的權利,任何人無權干涉。2、姓名使用權,即公民有權獨立使用自己的姓名。3、改名權,即公民有權自主地更改自己的姓名。姓名是公民的社會屬性的代號和標志,是公民區別于他人從而表現自我的符號,本案中宋某冒用吳某的姓名給電視臺發布征婚信息,已經侵犯了吳某的姓名權。
另據《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本案中的宋某冒用吳某的姓名向電視臺投送征婚啟示,違背了吳某的真實意愿,且造成了吳某同事及朋友的誤解,客觀上降低了吳某的社會評價,吳某新結交的男友與其分手也給吳某造成了一定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吳某可以主張宋某向其賠禮道歉并賠償其精神損失。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相信大家都有了了解。大家在日后網絡交友中一定要對信息真實性進行查詢并且不能夠盜用其他人的信息進行違法犯罪,希望大家都要謹慎,避免上當受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就沒有補償嗎
2021-02-01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回遷房質量有問題,能否拒收
2020-11-20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拆遷房屋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1-02-01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廠房遇拆遷,怎么樣的評估報告才是合法的
2020-11-23城市房屋拆遷評估特點對拆遷評估不服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