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辭職不讓走怎么辦
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稱之為 “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即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經過用人單位同意30天期滿勞動合同正式解除。
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違約金,或用人單位支付了培訓費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二、員工被迫辭職怎么辦
勞動合同簽訂后,經協商可以解除,解除勞動合同一般都會涉及經濟補償金問題,即使是雙方協商一致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28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24條、第 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5條規定:“經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根據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的,必須要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不少人認為在自己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的時候,需要單位或者老板批準,而這個時候單位或者老板出于生產的需要,就有可能不會批準辭職,那自己也就無法離開單位。但其實法律并未規定在勞動者提出辭職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單位或者老板的批準。通常情況下需要提前一定時間告知自己要離職,到時候不管是否批準,其實都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結算?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勞動者辭職時需注意的哪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的賠償標準
2021-02-14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勞動安全事故罪與他罪區別
2021-01-09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