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勞動糾紛怎么解決?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可選擇以下方式解決:
1、協商: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發生勞動爭議的,可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的可以口頭形式,也可書面形式,達成調解協議后,雙方必須履行。
3、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縣(區)市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必須注意及時申請,否則申請事項將被駁回。
4、訴訟: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不經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訴訟。另需注意,訴訟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否則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仲裁《裁決書》即發生效力。
二、勞動糾紛常見形式有哪些?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勞動糾紛舉證責任在誰?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是確定糾紛屬于勞動糾紛的前提和基礎。在實踐中,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規定,勞動者提起仲裁申請必須提供勞動合同,否則不予立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但很多用人單位為逃避責任而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仲裁機構以勞動合同作為受理依據,顯然是錯誤地適用了法律。筆者認為,只要勞動者舉證證明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仲裁機構就應當作為勞動案件受理。用人單位若否認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應當舉證證明。
綜上所述,職工在單位上班,可能因為一些事情和單位發生沖突,面對勞動糾紛,雙方首先冷靜下來,職工也不能采取過激行為。和對方協商不能解決,可以找勞動仲裁,等仲裁結果下來后,其還可以在半年內向當地法院起訴,職工自己起訴的要準備好相關證據。
勞動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勞動糾紛訴訟費是多少
怎樣確定勞動訴訟管轄 勞動糾紛案件如何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