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后共同買房:夫妻雙方婚后出資(包括貸款)取得房屋產權,離婚后如何分割?
第一:明確產權,不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均為共同財產。
第二:明確產值,即房屋價值,應按照房屋目前的市場價值來計算。
第三:分清權益部分和債務部分。如果涉及貸款,先要將貸款部分除去。也就是說,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給未得房一方房屋價值的一半,得房方單獨償還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二、灰姑娘嫁土豪型: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產證,離婚后如何分割?
根據《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產證,那么該房屋是婚前財產。因此,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房屋歸購買方所有。
三、一起苦哈哈還貸型:夫妻一方婚前通過按揭貸款購房,取得了房產證,婚后夫妻共同還貸的房屋,離婚后如何分割?
雖然房屋是一方婚前購得,但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償還貸款的部分,除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視為共同財產。需要說明的是,共同還貸部分,不論是由一方用個人工資還貸,還是用雙方工資還貸,均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當然,如果一方確能證實,其還貸資金來源于個人婚前財產,那么該部分不應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
四、繼續苦哈哈還貸款型: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產證的,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屋,離婚后如何分割?
房產證雖然是物權憑證,是證明房屋權屬關系的法定憑證,但并不是意味著婚后取得房產證的房屋就應當是婚后財產,還是要將財產來源細分為婚前婚后兩部分進行分割。
五、閃婚閃離型: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婚后共同還貸,或一方用個人財產還貸但房屋漲價,離婚時,尚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如何分割?
根據《婚姻法》規定: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了的,人民法院不宜判決房屋的所有權歸屬,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判決由當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產權證后,再由任何一方另行向法院起訴。同時,法院不宜判決房屋所有權歸屬的范圍包括:①購買福利性政策房屋;②購買商品房;③購買經濟適用房。購買以上三種房屋,在離婚時,尚未取得房產證的,法院不宜就該房所有權直接判決。
六、有爹媽摻合型:父母參與出資購買的房屋,子女離婚后如何分割?
根據《婚姻法》規定:父母在雙方結婚前的出資,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父母在雙方結婚后的出資,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
在實踐中,還有一種情況:在離婚時,一方突然提出,買房子的錢是向父母借的,不是父母贈與的,并拿出借據證實。對此,法院一般的做法是,首先看另一方的態度,如果另一方不承認,法院一般不對該債權債務是否成立進行實質性審查,因為債權人不能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因此,法院在這類案件中,在對房屋進行分割的同時,會告訴主張是借錢的一方可以另案起訴。
七、房產證上2+1型:房產證上有第三人的名字,離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比如,房產證上除了有夫妻雙方的名字外,還有子女的名字,或有父母的名字。對此,法院一般不會將其主動追加第三人,而是采取如下措施:①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房屋部分的財產分割不予審理,由當事人另案起訴;②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案件中止審理,告訴當事人另行提起析產之訴,后根據析產的判決結果,對夫妻共有部分的房屋進行分割。
八、準夫妻買房型:婚前雙方出資購房,但婚前取得的房產證上只有一方的名字,離婚后如何分割?
在上述情況下離婚時,房產證上有名字一方,如果不承認另一方購房時出過資,認為房屋屬于其婚前個人財產,不作分割。在不能證實自己有出資且不是贈與給一方的前提下,另一方的權益法院是無力保護的。也就是說,即使另一方出了錢,但不能證明出資行為,法院也無法判決一方給予適當補償。
關于婚房的分割歸屬目前具體只有這8種情況,其中特別應該明確的是,房屋的價值不應以購買時的價格來算,而應應該房屋目前的市價來算,具體是也分以下幾種情況:
①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同時,離婚訴訟中,雙方對財產價值有爭議的,可通過協商、競價、作價、評估、拍賣等形式確定和處理財產,處理財産時應貫徹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及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不是必須委托中介機構評估。
買房不易,離婚分房也不易,應明確好自己屬于上述哪種情況,離婚分房或許會容易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辦婚禮不領證是騙婚嗎
2020-12-16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