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司法解釋明確說明了婚后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的事實。這一觀點實際上就是婚姻法中規定的,明確贈與一方的財產屬于個人財產。至于說“誰首付,離婚后房子歸誰”,也只是說對于一方婚前已付首付的房子,基于物權公示公信原則,在分割財產時需要將其判給實際產權登記人名下,但是由于雙方共同支付了之后的“按揭部分”,所有房屋扣除首付之外的價值,屬于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共同經營的財產,需要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由此可見,司法解釋始終在強調《婚姻法》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個人的財產屬于個人所有,婚姻存續期間共同經營所獲取的財產屬于共同財產。對此進行延伸解讀,意味著法律其實是在鼓勵夫妻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共同經營婚姻”,因為即便出現“當感情的小舟遇到風浪,讓我們說分手”時,雙方在婚姻存續期間“共同經營”產出的財產越多,各自在離婚分割財產時都能多獲取一些。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要鼓勵離婚。因為,任何試圖通過婚姻來對原本屬于另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進行巧取豪奪,都不是在用心“經營婚姻”,而是在變相“買賣婚姻”,把婚姻本身當成了“籌碼”。而以確認“愛侶型”婚姻為目的的法律,自然不會鼓勵這種把婚姻當成“籌碼”的行為。
誠然,婚姻不可避免地包含著財產的因素,但現在的問題是,財產意識正在一點點侵蝕著“兩情相悅”的感情空間。當網絡中日益高調宣唱“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成為時下男女談婚論嫁時對對方財產的要求,當日益增高的離婚率反證了人們為什么會對婚姻破裂后的財產分割極度敏感時,我們不得不再次明確婚姻和財產在幸福生活中孰輕孰重。
婚姻需要用心經營,只有財產作為支柱的婚姻,只是被房產綁架了的婚姻,沒有兩情相悅,同甘共苦,面對生活中必不可免出現的摩擦和沖突,男女雙方又應該靠什么來抵抗壓力?
現代人需要真正面對的問題是,為什么那么多的人不去把投入到算計財產分割份額上的熱情,用在經營婚姻上,畢竟,今天你多一點對婚姻的經營,明天可能就少一分如何多分點的焦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資做生意的兩人合伙合同怎么寫
2020-12-27童工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9非法經營未上市公司證券業務有什么責任
2020-12-11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銀行按揭貸款需要繳評估費用嗎
2020-12-20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