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單位不簽勞動合同該怎么處理
簽訂勞動合同可以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權利。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用人單位為了盡可能的降低成本,不愿意對工人承擔應有的責任,不愿意與就業者簽訂勞動合同。這種情形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直接向用人單位提出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求;
2、如果用人單位有工會組織,就業者也可以向工會反映情況,請工會出面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
3、如果用人單位執意不肯簽訂勞動合同,就業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勞動行政部門反映情況,由勞動行政部門督促用人單位與就業者簽訂勞動合同。很多就業者到用人單位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意識,或者用人單位故意拖延甚至拒絕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就業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就沒有任何合同。但是,就業者與用人單位之間還是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因此,如果在工作過程中,就業者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仍然有權向用人單位索取賠償。
二、公司不簽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內容分為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內的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外的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為要式勞動合同和非要式勞動合同。
為了破解實踐中事實勞動關系的泛濫和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的頑疾,《勞動合同法》強調勞動合同的書面化,不管訂立、變更、解除、終止一律采取書面形式。《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也作了與此相關的實施規定。
用人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其實在現實中經常出現,多數都是因為用人單位想要逃避承擔對員工的義務。但其實雙方之間已經構成了事實勞動關系,雖然書面的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證明雙方之間的關系,但即使沒有勞動合同,那通過其他的一些材料,依然可以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而用人單位也就需要基于這樣一種關系,履行自己對員工的義務。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交五險一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中秋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2-05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利差益
2021-01-17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房屋拆遷補償談判有什么技巧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