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2019的規定是什么?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 國家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準,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 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主義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 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 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二、第二章 促進就業
第十條 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
國家支持勞動者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
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發展多種類型的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就業服務。
第十二條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十三條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第十四條 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的,就是關于勞動合同法,但是實際上很多的人員他們確實關于勞動合同法并不是特別的了解,所以這也是導致很多的勞動者不能夠自身維護權益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對于勞動合同法來有一定了解,非常的重要。
勞動合同法停職待崗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起訴到判決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28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小貸公司減資條件是什么
2021-01-08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