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根據什么法律條文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罰則等形式。對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主要應以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補救措施方式為輔,違約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場合。
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特定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相對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債務的責任方式。尤其在單位違約時應首選以繼續履行的責任方式來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競爭日趨激烈、業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當注意的是,繼續履行僅發生在用人單位違約的情形。勞動者違約,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援引實際履行制度。這是因為勞動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強制勞動者履行勞務,無異于對債務人人身施以強制,侵犯人身自由,與現代社會以人格尊重、人身自由受保護的基本價值相違背。
勞動用人單位如違反這類合同時,應按照我國的勞動補償金兩倍的標準進行賠償。勞動者違約的,應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對方的違約金和相應的培訓費用。保護雙方的合法勞動權益,合法的辦理這類勞動糾紛案件。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試用期離職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嗎
銷售人員勞動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費分配辦法是怎樣的
2021-03-03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