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關于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就涉及到如何計算經濟補償的問題。計算經濟補償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應得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及有關國家規定對工作年限及經濟補償標準作了明確的規定。
二、計算經濟補償中的工作年限怎么確定?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如果由于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如果勞動者連續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但先后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
根據勞動部1996年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中規定,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前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法和原有關國家規定計算經濟補償。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涉及到勞動者被辭退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上述規定的標準和程序來計算經濟補償金,特別是對于經濟補償的具體認定上,應當根據實際的工作年限來處理,如果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處理。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員工經濟補償金算工資總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是否可以隨便選擇戀愛對象
2020-12-12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車展試駕出事故,保險公司和4S店共擔責
2021-03-03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