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孕婦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和孕婦解除勞動合同的,且孕婦職工不存在過錯情形的,屬于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作為賠償金。如果是孕婦職工存在過錯情形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支付賠償或經濟補償。
二、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的處理
實踐中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該如何進行處理?下面分三種情況進行分析:
1、如果被辭退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主張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可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解除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2、如果被辭退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而只是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司法實踐中視為由用人單位提出,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其理論基礎是既然勞動者僅僅要求經濟補償,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則推定為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無異議,因此屬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可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是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可否獲得支持?我認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出此請求是不應當獲得支持的。理由如下:首先,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僅僅是要求經濟賠償,可視為勞動者對解除合同無異議,接受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性質等同于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隨勞動合同的解除而消滅。其次,工資支付的前提條件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就不存在支付工資一說,勞動者因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自愿放棄了自己的勞動權利,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其要求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自然沒有法律依據。
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單位也是不可以隨意辭退勞動者的,如果違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為了更好的保障懷孕期間以及哺乳期間的女性勞動者,當用人單位與孕期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
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否合法?
公司解散孕婦怎么賠償?
開除孕婦的最新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的情況
2020-12-04股東變更要換營業執照嗎
2021-02-20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融資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1-05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共同保證是指什么
2021-03-24欠錢欠2000可以報警嗎
2020-12-10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