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孕婦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和孕婦解除勞動合同的,且孕婦職工不存在過錯情形的,屬于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作為賠償金。如果是孕婦職工存在過錯情形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支付賠償或經濟補償。
二、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的處理
實踐中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該如何進行處理?下面分三種情況進行分析:
1、如果被辭退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主張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可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解除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2、如果被辭退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而只是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司法實踐中視為由用人單位提出,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其理論基礎是既然勞動者僅僅要求經濟補償,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則推定為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無異議,因此屬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可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是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可否獲得支持?我認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出此請求是不應當獲得支持的。理由如下:首先,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僅僅是要求經濟賠償,可視為勞動者對解除合同無異議,接受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性質等同于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隨勞動合同的解除而消滅。其次,工資支付的前提條件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就不存在支付工資一說,勞動者因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自愿放棄了自己的勞動權利,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其要求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自然沒有法律依據。
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單位也是不可以隨意辭退勞動者的,如果違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為了更好的保障懷孕期間以及哺乳期間的女性勞動者,當用人單位與孕期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
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否合法?
公司解散孕婦怎么賠償?
開除孕婦的最新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棚戶區改造是指危房、舊房改造,拆遷補償有什么不一樣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