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余某的獨生女余倩與女婿曾某于1998年5月1日結婚。婚后不久曾某憑著自己的裝潢技術開辦了一個裝潢公司,余倩幫助管理。2003年8月5日,余倩因 病醫治無效死亡。其死前她怕曾某不關心兒子生活即告訴其父余某裝潢公司帳上已有純收入28萬余元。2004年4月,曾某從裝潢公司帳上提取現金25萬元在 吉水縣城買了一棟別墅,準備供其再婚居住,并將他快滿五歲的兒子丟給鄉下的爺爺奶奶關照。余某夫婦覺得鄉下生活條件差,不利于小外孫生活成長,即找曾某商 量,要其將小外孫接到身邊撫養教育,曾某不從,且與余某夫婦發生了爭吵。余某夫婦一氣之下將曾某告上法庭,要求繼承其女兒余倩的遺產,包括折價分割曾某所 購別墅的繼承份額。
辦案思路及心得
本案處理的關鍵是如何確認曾某所購別墅的財產性質問題,即屬曾某個人財產還是屬曾某與余倩生前的夫妻共同財產。首先,從曾某所購別墅之財產來源分析。我們不能簡單地從時間表面上來劃分,不能簡單認為只要夫妻一方死后所購財產均屬健在一方的個人財產。本案中,余倩 病亡后,其遺產沒有進行分割,曾某所購別墅雖然是在余倩死后九個月買的,但其購買別墅的財產來源全是余倩生前與其共同經營裝潢公司的積蓄,該積蓄為余倩生 前的夫妻共同財產。曾某用其積蓄中的25萬元所購買的別墅當然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其次,從夫妻共同財產的客觀存在看,余倩死前,其主要夫妻共同財產只有經營裝潢公司的積蓄。在其死后九個月曾某已用此積蓄中的25萬元購買了別墅,這時 余倩生前的夫妻共同財產已大部分轉化成別墅了。顯然,曾某所購別墅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其中一半為曾某所有,另一半為余倩遺產,由余某夫婦、曾某和其兒子 共同繼承。
裁判結果
法院認為余倩死前,其與曾某經營的裝潢公司已有積蓄28萬余元,曾某是用其裝潢公司多年的積蓄購買別墅的,該別墅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余某夫婦依法對其中屬于其女兒余倩的遺產享有繼承權。故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能免除保證義務嗎
2021-02-11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