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債權是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所享有的、請求債務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自己一定利益的權利。法律上所講的債權的含義比平時人們理解的要寬,它不僅是指要求他人償還所借錢財的權利還包括其他許多內容。如合同之債,無因管理之債,不當得利之債,侵權之債等。債權是一項重要的財產權利,是被繼承人財產的重要組織部分,原則上都可以由繼承人繼承。但具有人身專屬性的債權,如子女對父母的扶養費請求權,殘廢軍人對有關部門的撫恤金請求權等,與被繼承人的人身是不可分離的,會隨著被繼承人的死亡而消滅,不能作為遺產由繼承人繼續享有。
作為遺產的債權,必須是在繼承開始時已經存在著的債權,如果在繼承開始后才產生的債權則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因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而產生的債權都是可以繼承的。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我國《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無因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其由于進行管理或服務而支付的必要費用。這樣在無因管理人和由于無因管理而受益的受益人之間便發生了債權債務關系。如果無因管理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繼承由此無因管理產生的債權,有權請求無因管理受益人償還管理或服務所花費的費用。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使他人受損失而獲得利益。依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的規定,取得不當得利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如果受損失人死亡,其繼承人也可以繼承因該不當得利產生的債權,有權請求受益人返還其取得的不當得利。
因侵犯財產權而產生的債權是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甲損壞了乙所有的機器,乙死亡后其繼承人丙有權繼續行使該侵權產生的債權,向甲索要賠償金。因侵犯人身權而產生的債權可否繼承,法無明文規定,近來法律界多主張人身損害的受害人未表示要求賠償,也未表示不要求賠償而死亡,視為要求賠償,因而繼承人可以繼承其賠償請求權。如受害人生前已明確表示要求賠償,則其繼承人當然可以繼承請求權請求侵害人賠償。
繼承遺產時,如何處理一同繼承的死者生前債務?
被繼承人生前所負債務該怎么清償?
遺產怎么分割?遺產債務怎么清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下來怎么賠償
2020-12-09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