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格被告誰能夠取得或必須以被告的名義進行行政訴訟活動的資格,那么在債務人死亡案件中適格被告如何確定呢?律霸小編整理了有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了起訴必須符合以下四個要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債務人死亡案件有其特殊性,應重點審查被告的主體資格是否適格,適格的是否都參加了訴訟。因為有明確的被告是起訴四個必備的實質要件之一,原告起訴,必須指明具體的被告,明確指出告誰,誰侵害了其合法權益或者與其發生爭議。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遺贈人、繼承參與人和他們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與原告(債權人)、集體組織、其他公民之間發生的析產、遺產管理、清償債務、繼承、遺贈等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訴訟中適格的被告是誰,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原告起訴時,在訴狀中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處理。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二)原告起訴時將數個繼承人中一部分列為被告的處理。人民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的規定,通知享有繼承權的其他繼承人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的一切財產權利至遺產分割前這段時間內均歸繼承人共同共有。我國繼承法對此雖無明文規定,但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財產繼承存在著分割前的共同共有階段,共同共有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各共同共有人應參加訴訟。審查主體時,只有遺產未分割,應通知各繼承人停止分割。我國繼承法沒有詳細規定債務清償的時間問題,但是根據繼承法的原則精神,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余,對剩余的遺產在繼承人中間進行分割。這樣可避免遺產分割后,在債權人有數人時,哪個債權人的債權由哪個繼承人負責清償的難題,也可以避免因繼承人生活困難,其繼承得來的遺產處理掉,難以估價,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
(三)原告起訴時,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由各繼承人按比例清償,法院應通知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四)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處理。按一般的民法原理講,它的生效時間應溯及到繼承開始時,放棄繼承的內容既包括放棄遺產的繼承,又包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從繼承開始時到遺產分割結束與放棄繼承者無關,也就談不上負擔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法院不應追加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參加訴訟。
(五)遺產管理人參加訴訟問題。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爭奪”。這一立法精神表明遺產管理人是存有遺產的人,按照我國生活習慣,存有遺產的人一般多是繼承人,在有幾個繼承人并存的情況下,存有遺產的繼承人為遺產管理人。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同時又是遺產管理人的,應是債務人死亡案件的被告。
(六)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與其共同共有財產析產前,對共同共有財產中被繼承人的遺產實施保管的,人民法院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七)債務人死亡后,雖有繼承人、受遺贈人,但他們都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或者沒有繼承人、受遺贈人。存有遺產的遺產保管人為本案被告。但死者的遺產沒有人管理時,我國繼承法雖無明文規定,但社會習慣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所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主要遺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負責保管遺產。對爭當或拒絕充當遺產管理人,會造成對遺產的損壞散失,直接損害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的,債權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指定遺產管理人。債權人在被指定的遺產管理人拒絕清償債務時,可以遺產管理人為被告提起訴訟。
以上有關債務人死亡案件中適格被告如何確定的內容就是本次律霸小編整理帶給大家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相關債務人的疑問,歡迎免費咨詢我們的律師。
:
債務人死亡后債務如何處理
債務人死亡后未及時求償是否適用兩年訴訟時效
債務人死亡債務承擔法律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到過期食品怎么賠償
2021-01-30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怎么辦
2020-11-29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土地轉讓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