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民眾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就以遺產繼承為例,人們以越來越意識到繼承權公證的重要性。那么,繼承權公證的界定范圍是什么呢?接下來就由律霸為您解答。
繼承權公證的界定范圍:
受理繼承或遺囑公證后,尤其在審查當事人提供的遺囑,或為當事人起草遺囑時,必須明確合法的遺產范圍,避免當事人錯誤處分不屬于遺產范圍的其它財產。繼承法第三條明確規定:遺產是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1)公民的合法收入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7)公民的其它合法財產;
由于法律水平參差不一,公證人員對“公民的其它合法財產”所含范圍的理解極可能與法律規定相悖,作者在這里也很難用文字一一羅列其它合法財產,我們不妨使用排除法,只需了解哪些財產不屬繼承范圍即可。
不能被繼承的財產及財產權利有:
1、被繼承人的人身權、政治權利。人身權利包括:姓名權、人身自由權、勞動權、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生命健康權、受教育權、休息權等。政治權利包括:選舉權、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權,宗教信仰自由權,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權,擔任領導職務權,批評、建議權,申訴、控告、檢舉權,權利被侵犯取得的賠償權等。
2、專屬于被繼承人本人的財產權利。包括:
?(1)國家、集體財產的使用權,包括:公共財產使用權、自留山、自留地、魚塘、果園、灘涂、水流、牧場、草原等的經營權以及宅基地的使用權;
?(2)承包權、房屋租賃權、雇傭合同中的勞務權、財物代管權;
? (3) 繼承權、受遺贈權、勞動工資權等。
3、不屬于被繼承人的財產。
? (1)、國家、集體的財產;
? (2)、被繼承人生前已處分的財產;
? (3)、被繼承人配偶的財產、婚前財產,夫妻共同財產中屬于配偶的部分;婚姻存續期間約定為配偶的財產;被繼承人與家庭其他成員的共同財產;死者家屬的撫恤發給金、生活補助費;被繼承人的人身保險合同中明確指定受益人的財產等。
以上財產和財產權利不屬公民遺產范圍,公證人員在起草和審查遺囑時應注意規避和提示當事人。在公證實踐中,常見一些單位為避免糾紛,要求死者家屬辦理撫恤發給金、生活補助費的繼承權公證,而有的公證人員因不明了死者家屬的撫恤發給金、生活補助費不是公民遺產,而給當事人錯誤的出具了繼承權公證書,直接侵犯了合法受益人的權益。
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國家發放這種費用,是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特別是用來優撫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就其性質看,它不屬于死者的遺產。它與遺產主要有三點不同:
1、撫恤金、補助費是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而遺產則是死者個人所有的于身故后留下的財產。遺產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實物,而撫恤金、補助費只能是金錢。
2、發放撫恤金、補助費的目的,在于撫慰死者家屬;而遺產繼承,則是為了保護公民個人合法的財產權益,使死者生前的合法財產不至于因死亡而無主。
3、享受撫恤金待遇,必須是死者的直系親屬;而可以得到遺產的人,則除了直系親屬外,還可以是其他人或者集體、國家。
需注意的是,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享受撫恤金和補助費的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死者的直系親屬;二是這些親屬主要依靠死者生前撫養。一般而言,撫恤金、補助費是不能作為遺產繼承的。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如果撫恤金、補助費是發給傷殘者本人,則屬于傷殘者本人所有的財產;如傷殘者因病死亡,則此項撫恤金、補助費的剩余部分,屬于遺產范圍,也只有這種情況才可列入遺囑和繼承權公證范圍,除此而外,撫恤金和補助費的發放范圍都不是公證處采用繼承權公證書的方式所能確定的。
生活中可能時常有因遺產糾紛而兄弟失和的事情見諸報端,這樣的事情發生,既使爭吵者互相難堪,也難免令逝者不得相安。如果能事先根據繼承權公證的界定范圍進行有效公證,確認相關權益人的合法繼承權,或許就能規避一定的風險。律霸,竭誠為您服務。
繼承權公證的界定范圍
法定繼承人證明公證費用是怎么收取的?
財產繼承公證書是怎樣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企業法律顧問能否代理訴訟
2020-12-17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