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未實行計劃生育之前,每家都有幾個孩子,而法院接到的有關繼承權的官司,在所有官司中也有一些比重。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很多人并不了解繼承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條例,比如母親死亡財產分割,以繼承權該怎么分割呢。
母親死亡財產分割,依據繼承法該怎么分割呢? 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母親去世后,原共同財產的一半由父親繼承,剩下的財產由父親、子女和母親的父母平均分割。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第一條 [立法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第二條 [繼承的定義]
本法所稱繼承,是指自然人死亡時其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親屬按照死者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或者法律的規定取得死者所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在繼承中,其生前所享有的財產因其死亡而移轉給他人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依法承接被繼承人財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第三條 [繼承開始的時間]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前款所稱“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
第四條 [數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先后的推定]
相互有繼承關系的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后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各死亡人都有繼承人的,若死亡人輩份相同,則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死亡人輩份不同的,若晚輩未成年,則推定晚輩先死亡,若晚輩已成年,則推定長輩先死亡。
第五條 [繼承開始的地點]
繼承于被繼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開始。
第六條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扶養協議間的效力]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遺贈扶養協議辦理。
第七條 [繼承能力]
繼承開始時生存的自然人有繼承能力。
被繼承人死亡前已受孕的胎兒,有繼承能力。但胎兒出生時為死體的除外。
第八條 [繼承權的喪失]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二)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但屬于正當防衛的除外;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五)以欺詐或者脅迫的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銷遺囑,情節嚴重的。
繼承人因前款第(二)、(三)、(四)、(五)種情形喪失繼承權,如經被繼承人寬恕的,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
繼承權喪失的事由準用于受遺贈權的喪失。
第九條 [遺產的范圍]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前款規定的遺產包括自然人因其死亡而獲得的未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補償金、賠償金以及其他基于該自然人生前行為而應獲得的財產利益。
下列權利義務不得作為繼承的標的:
(一)與被繼承人人身不可分離的人身權利;
(二)與被繼承人人身有關的專屬性債權債務;
(三)因被繼承人死亡而發放的死亡撫恤金;
(四)法律規定不得繼承的其他財產。
第十條 [贈與的沖抵]
繼承開始之前,繼承人因結婚、分居、營業以及其他事由而由被繼承人贈與的財產應當列入遺產范圍,但被繼承人生前有相反意思表示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贈與財產數額應在遺產分割時從該繼承人的應繼份中扣除。
贈與財產的具體數額應依贈與當時的價值計算。
第十一條 [繼承回復請求權]
繼承人在其繼承權受到侵害時,得請求回復。
前款規定的請求權,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繼承權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內不行使時消滅;自繼承開始經過二十年的,亦同。
第二章 法定繼承
第十二條 [法定繼承的定義]
法定繼承是指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繼承條件、繼承份額、遺產分配原則及繼承程序由法律直接規定的繼承。
第十三條 [法定繼承的適用范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適用法定繼承:
(一)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二)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或者受遺贈人喪失受遺贈權的;
(三)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四)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五)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第十四條 [法定繼承人及其順序]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三順序:四親等以內的親屬。
第十五條 [配偶的界定]
本法所稱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被繼承人有合法婚姻關系的人。
第十六條 [子女的界定及繼承]
本法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經夫妻雙方協議實施人工生育的,其父母子女間的關系等同婚生父母子女關系。
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養祖父母與養孫子女的關系,視為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的,可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七條 [父母的界定及繼承]
本法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繼承了繼子女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子女的遺產。
第十八條 [兄弟姐妹的界定及繼承]
本法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繼承了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親兄弟姐妹的遺產。
第十九條 [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子女在繼承開始前死亡或者喪失繼承權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只能繼承被代位人的應繼份。
代位繼承不受輩份的限制,但以親等為序。
第二十條 [轉繼承]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未放棄繼承,但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所應繼承的遺產份額由其繼承人承受。
第二十一條 [繼承順序的優先]
前一順序繼承人優先于后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
第二十二條 [共同繼承]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有數人的,為共同繼承。
共同繼承中,遺產屬于數繼承人共同共有,各共同繼承人,按其應繼份承繼被繼承人的權利義務。
第二十三條 [應繼份]
同一順序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繼承份額的不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可以多分遺產。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其扶養的,其繼承份額不受影響。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
第二十五條 [繼承人以外可適當分得遺產的人]
下列繼承人以外的人可以分得適當的遺產:
(一)依靠被繼承人生前繼續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
(二)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
(三)其他與被繼承人有特別關系的。
以及相關問題的討論和詳細解析,父親是享有原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擁有權,剩余的一半則由其父母,子女共同分割,對于一些有勞動障礙的合法繼承人,在財產分割時,是可以特殊照顧的。
代位繼承的法律份額是多少,哪些人可以代位繼承
婚后繼承遺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喪葬費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居期間戀愛算出軌嗎
2020-11-19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