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情形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但屬于正當防衛的除外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其行為必須是以剝奪被繼承人之生命為目的,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實施的不法行為雖為危害人身安全之行為,但不以剝奪其生命為目的,則尚不能構成殺害行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是指繼承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出于爭奪遺產之動機而故意殺害與其居于同一順序之其他繼承人或先于其繼承順序之繼承人,包括遺囑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
所謂虐待,是指對被繼承人的身體或精神進行摧殘或折磨。虐待以情節嚴重為喪失繼承權之要件,而情節是否嚴重,應以客觀情況決定,即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不得基于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決定,因虐待行為從客觀情況來看為情節嚴重,而被繼承人不以之為嚴重,自可不表示其不得繼承;而如果客觀上本不嚴重,而被繼承人卻以之為嚴重,剝奪其繼承權,則特留分制度即無意義。故如以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為情節是否嚴重的標準,則情節嚴重的限制條件無異于形同虛設,也非保護繼承人之道。
(四)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
繼承人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妨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行為,嚴重侵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權。
二、放棄繼承權與喪失繼承權有何區別
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最后結果都是不發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
2、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處理之前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而喪失繼承權則可以發生后繼承開始之后,也可以發生在繼承開始之前,其表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
3、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放棄自己繼承的一種權利,它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誠心的放棄表示即可,而喪失繼承權是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這種被剝奪必須受《繼承法》第七條嚴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可以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收回,但需經人民法院依據其提出的理由作出決定;而喪失繼承權一旦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則不能改變。
遺產繼承權不僅僅是自己可以聲明放棄,其實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有可能被依法剝奪的,這個時候相當于就是被動的放棄遺產繼承權,那之后就無法再對該繼承人的遺產享有繼承的權利。必然此時對繼承人也就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后果。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如果繼承權喪失了怎么辦?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子女能代位繼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侵權勝訴如何獲得賠償
2021-02-04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監視居住的場所在哪里
2020-11-11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