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下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但屬于正當防衛的除外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其行為必須是以剝奪被繼承人之生命為目的,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實施的不法行為雖為危害人身安全之行為,但不以剝奪其生命為目的,則尚不能構成殺害行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是指繼承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出于爭奪遺產之動機而故意殺害與其居于同一順序之其他繼承人或先于其繼承順序之繼承人,包括遺囑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
所謂虐待,是指對被繼承人的身體或精神進行摧殘或折磨。虐待以情節嚴重為喪失繼承權之要件,而情節是否嚴重,應以客觀情況決定,即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不得基于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決定,因虐待行為從客觀情況來看為情節嚴重,而被繼承人不以之為嚴重,自可不表示其不得繼承;而如果客觀上本不嚴重,而被繼承人卻以之為嚴重,剝奪其繼承權,則特留分制度即無意義。故如以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為情節是否嚴重的標準,則情節嚴重的限制條件無異于形同虛設,也非保護繼承人之道。
(四)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
繼承人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妨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行為,嚴重侵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權。
二、繼承權的放棄與喪失的區別
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最后結果都是不發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
2、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處理之前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而喪失繼承權則可以發生后繼承開始之后,也可以發生在繼承開始之前,其表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
3、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放棄自己繼承的一種權利,它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誠心的放棄表示即可,而喪失繼承權是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這種被剝奪必須受《繼承法》第七條嚴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可以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收回,但需經人民法院依據其提出的理由作出決定;而喪失繼承權一旦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則不能改變。
公民的繼承權除了可以自動放棄之外,其實還有可能被依法剝奪,自然在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情形之后,那么才會剝奪公民的繼承權。而之后公民就不會在對這個被繼承人的遺產享有繼承權。而喪失繼承權之后,其實也會有一定的后果,而放棄繼承權與喪失繼承權之間其實也還有一定的區別,這點需要正確區分。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喪失法定繼承權
如果繼承權喪失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