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死去人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繼承法第13條對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做了明確規定,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該法條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情況。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②不盡扶養義務;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二、遺產分配
遺產分配是指財產所有人死亡后根據法定繼承、遺囑或其他法律規定對其遺產的分配制度。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指的是在法定繼承中確定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分得的遺產份額的基本準則。
在法定繼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繼承權的人參與繼承外,繼承法第14條還賦予一些符合一定條件但沒有繼承權的人取得一定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不是繼承權一,法律之所以賦予該權利是因為他們和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著特別扶養關系,這是保障人權和弘揚美德的必然要求。
下列人員享有分得適當遺產的權利:(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2)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即使其為繼承人,但若未實際參加遺產分配,屬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遺產取得權。這種遺產取得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當其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時,在知道后2年內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有一定的財產,那么當公民死亡后,其法定繼承人也是有權以繼承該公民的遺產,在進行遺產分配時,如果公民在生前書寫了遺囑后,會先按照遺囑進行分割,如果當事人在生前沒有立有遺囑,在遺產分割時也是會按照一定的繼承順序進行平均分配。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如何辦理遺產繼承公證
最新法律規定繼承遺產要交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犯罪一定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1-11非法行醫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0-12-04押金立法時要注意押金的數額
2020-12-25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都有哪些
2021-01-05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