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現私自改動遺囑犯法嗎?
遺囑可以修改嗎遺囑書立后,可以撤銷和變更,以最后所立的遺囑為準。但變更公證遺囑的,需要再通過公證的方式變更,自行變更的,變更無效。《繼承法》第二十條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修改后的遺囑的效力怎么認定遺囑的撤銷或變更,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明示的撤銷或變更;一種是推定的撤銷或變更。前者是基于被繼承人明確的意思表示而撤銷或變更,后者是基于被繼承人行為而產生的撤銷或變更。這實際上是一種法律上的擬制或推定。明示撤銷、變更遺囑,必須按照《繼承法》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比如,以自書遺囑撤銷、變更除公證遺囑以外其他形式的遺囑時,必須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二、有效要件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當公民在出現死亡或者是其他意外情況后,其生前的財產時會被死者家屬以及子女來繼承的,那么在繼承時會按照平均分割的原則去進行,如果死者在生前已經訂立了合法有效的遺囑時在分割遺產時也是要首先按照遺囑的內容去執行的,那么該遺囑也是必須要是合法的。
共同訂立遺囑一方能夠變更嗎
遺囑執行人資格有哪些要求
如何確認遺囑的效力,遺囑糾紛如何打官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簽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依據
2021-02-18驅逐出境屬于聲譽罰嗎
2020-11-17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4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