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的規定遺贈是遺囑繼承嗎?
根據法律的規定遺贈并不是遺囑繼承,兩者的區別如下:
1、主體不同
這是繼承權和受遺贈權的根本區別所在。在我國,遺囑繼承權的主體僅限于法定繼承人,而受遺贈權的主體則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國家、集體組織,簡言之,法定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繼承遺產的權利,就是遺囑繼承權;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包括國家、集體組織)按照遺囑取得死者遺產的權利,就是受遺贈權。
2、表示接受、放棄的形式不同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至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視為接受繼承,而受遺贈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權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兩個月內作出,到期沒有作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3、在適用范圍上不同
繼承權包括兩部分,一是法定繼承權,二是遺囑繼承權。因此,它既適用于法定繼承,又適用于遺囑繼承。而受遺贈權僅適用于遺囑繼承,不適用于法定繼承。因為只有在遺囑繼承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受遺贈權的問題。
二、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的區別的相關法律規定
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非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遺囑繼承不成立。
而受遺贈人不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即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任何人,甚至是國家、集體 。《繼承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接受贈與者需要納稅,遺產接受著也需要納稅,但是明確表示會將自己的財產贈與給他人的民事主體,一旦明確提出自己會贈與自己的財產,那么不管其是否離世,都可以辦理贈與手續,這也是贈與與遺產及繼承最大的區別之一。
遺囑怎么寫?寫遺囑要注意什么?
遺囑執行人可以是繼承人嗎
房產繼承遺囑范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