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一般有哪些方式?
1)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的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2)產權調換,是指拆遷人用自己建造或購買的產權房屋與被拆遷房屋進行調換產權,并按拆遷房屋的評估價和調換房屋的市場價進行結算調換差價的行為。也就是說以易地或原地再建的房屋,和被拆除房屋進行產權交換,被拆遷人失去了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調換之后擁有調換房屋的產權。
3)貨幣補償,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婚前房屋婚后拆遷所獲得拆遷補償利益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呢?
實踐中很多個人所有的婚前房產在婚后被拆遷,獲得相應的拆遷補償利益,離婚的時候一方主張是自己的婚前個人房產的自然演變,而另一方就主張自己作為配偶以及家庭成員,根據拆遷政策是對拆遷補償利益享有權利的。究竟一方婚前的個人房產婚后拆遷獲得的拆遷補償利益,另一方是否有權利要求分割呢?
筆者認為,另一方要想對上述拆遷補償利益進行分割,就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時間性
如果是一方婚前的房屋,婚前個人財產,拆遷行為發生在婚前,拆遷補償利益的確定也發生在婚前,但是在婚后才發放拆遷補償款或者是取得拆遷安置房,則因為整個拆遷的過程都是發生在婚前,配偶本身就沒有參與整個的拆遷,也不是拆遷所要考量的因素。婚內發生的僅僅就是拆遷補償利益的取得行為,這是一方對婚前房屋產權的自然延伸,是在房屋拆遷基礎上給予所有人的一種補償,另一方當然也就無法要求分割;如果僅因拆遷,就將原有的個人房產轉變為夫妻共同財產,明顯違背了法律的公平原則。
如果是一方婚前的房屋,婚前個人財產,拆遷行為發生在婚內,拆遷補償利益的確定也發生在婚內,此時配偶作為家庭成員,是拆遷行為發生時所要考量的因素,才有可能獲得相應的拆遷補償利益;
2、因素性
如果一方婚前的房屋,婚后拆遷獲得拆遷補償利益(補償款或者是安置房等),根據法律規定補償款中包括了對家庭人口的補償,或有部分款項是補給家庭成員配合拆遷而給予的獎勵,或拆遷安置的房屋中考慮了家庭成員的存在,以家庭為單位給予的補償,由此獲得的該部分補償款應為夫妻共同財產,配偶方應享有一定的份額。
配偶作為家庭成員是拆遷過程中需要考量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僅僅因為這是一方的婚前財產就完全忽略另一方的權益,顯然也有違公平原則。
3、作用性
如果一方的婚前的房屋婚后拆遷,根據當地的拆遷政策一方可以選擇按照家庭人口或房屋面積來取得安置房或補償款,兩種補償方式的選擇存在差異。不可否認如果一方選擇按照家庭人口的方式進行補償,配偶是應獲得相應的財產權利,但這種權利并非原始生成,也非基于法律規定而生,而是一方根據當地的拆遷政策作出選擇后產生,如果一方最終若未按人口方式結算,也會按照原房屋面積結算,故配偶所享有權利價值不應超出一方在作出選擇時的意思表示。換而言之,配偶所能享有的財產權利就只能是其依靠其身份因素起到絕對貢獻作用的那一部分,也就是一方因選擇按人數結算后比按原房屋面積結算多出的財產。
基本案情
汪某、羅某于2011年9月19日登記結婚。羅某婚前在武漢某處有面積85.9平方米的房屋一棟。2010年9月23日,羅某與武漢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簽訂了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書一份。根據該協議的約定,羅某所有的上述房屋及其附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拆遷補償款為人民幣97940.8元,羅某用該拆遷補償款購買一面積為97.87平方米、價款為人民幣82718元的還建房屋后,武漢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應向羅某支付人民幣15222.8元;
還建房屋的價款按如下方式確定:根據被拆遷房屋面積計算,則有68.72平方米(85.9×80%)可按補貼價每平方米人民幣600元購置,有17.18平方米(85.9-68.72)可按成本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300元購置,剩余11.97平方米按新建統建房屋的市場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600元購置。但2012年還建房建成后進行分配時,羅某分得了一套坐落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軍山街某處、面積為97.17平方米的房屋,其在與武漢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進行結算時選擇了按人口數計算價款的方案,即:享受分房人員按羅某和汪某兩人計,因每人享有40平方米的補貼價購置資格,則有80平方米可按補貼價每平方米人民幣600元購置,有5.9平方米可按成本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300元購置,剩余11.27平方米按市場價每平方米人民幣1600元購置,則還建房屋的總價款為人民幣73702元,拆遷補償款最后核定為人民幣100435.8元(含殘值人民幣2495元),兩相抵扣后武漢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應向羅某支付人民幣26733.8元,該款項實際由汪某領取。該房屋目前未辦理房產證。雙方對于該房屋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上意見不一致,調解過程中汪某認為其為該房屋提供了40平方米補貼價購置面積,故而主張或對該房屋進行相應的分割或由羅某向其補償人民幣4萬元[40×(1600-600)],羅某認為該房屋系其個人財產。
裁判理由:
法院認為:關于房屋分割,訴爭房屋系由羅某個人婚前房屋拆遷在婚后還建所得。根據當地的拆遷還建政策,安置房包含了補償款和優惠價款兩層因素,補償款系由被拆遷房屋轉化而來,在轉化過程中并不改變其權屬性質;優惠價款分為根據原房屋面積確定優惠價面積而產生的優惠價款和根據人口數確定優惠面積而產生的優惠價款,前者是基于原房屋而生的對被拆遷人的安置,權屬上歸被拆遷人,后者是對被拆遷人相關人口的安置,權屬上與被安置人口相關。
本案中,羅某用其婚前個人房屋拆遷補償款購置安置房,如其選擇按原拆遷房屋面積結算,則補償款及優惠價均為其個人財產,故安置房亦應屬于其婚前個人財產,但因考慮到按人口數確定的補貼價購置面積較之多11.28平方米(80-68.72)、優惠價款亦多人民幣7896元,遂根據最優原則選擇了按人口數還建的方案,以期進一步獲得人民幣7896元的優惠;
而汪某在此過程中并未有任何貨幣形式支出,僅為安置房提供了40平方米的優購價面積,不可否認這個過程中汪某獲得了一種財產權利,但這種權利并非原始生成,也非基于法律規定而生,而是羅某根據當地的拆遷政策作出選擇后產生,羅某最終若未按人數方式結算,也會按照原房屋面積結算,故其權利價值不應超出羅某在作出選擇時的意思表示,換而言之汪某對該房屋的投入即羅某因選擇按人數結算后比按原房屋面積結算多享有的優惠價款人民幣7896元。綜上,根據方便生活、照顧無過錯方及有利于財產利用的原則,該房屋歸羅某所有,考慮到該房屋自2012年結算至今有增值問題,酌情認定羅某向汪某補償人民幣1萬元。
對于在拆遷款與夫妻共同財產的內容還存在疑問的話,可以找個專業的法律界律師來幫助你解決,如果想要秉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歡迎大家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專業咨詢和問題的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12-27宅基地證征地補償多少錢
2020-12-01試用期不簽合同誰吃虧
2021-02-02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