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我國仍是法定財產制為主、約定財產制及個人財產制為輔的夫妻財產制度,但是,實踐中離婚時爭論最大的就是房產的歸屬,這跟現在房價的居高不下,甚至還有升值可能有關。也正是放假的居高不下導致在購房時大多數人是傾全家之力,這就為離婚時房產的分割增加了困難。
1.婚后一方父母出資購房
隨著離婚率的增加以及“閃婚閃離”現象的頻繁,這導致婚姻法舊司法解釋的夫妻財產共同共有部分必須及時做出調整與改變,恰恰新的婚姻法解釋在物權法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單獨規定?;橐龇?a href='http://www.sdjlnm.com/sifajieshi/4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司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p>
那么按照該條規定,婚后一方父母為其子女出資購買的房屋并登記在其子女名下的,該房屋就是其子女的個人財產;該條規定從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反饋情況來看,從情理上,很多人都會擔心該司法解釋的出臺是否會導致弱化對作為弱者的婦女的保護,加大男女的實質不平等的問題,但從法理上,基于權利與義務關系,這一規定以法律的形式保護了作為實際出資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他們無需再為子女離婚從而導致家庭財產流失的情況而擔心,這符合現代民法及物權法對于所有權這種對世權的保護。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而現今“閃婚閃離”現象又日趨普遍,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違背了父母為子女購房的初衷和意愿,實際上也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由此看來,按照新解釋規定的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應視為父母明確對自己子女單方的贈與,這樣比較合理,這不但使婚姻法朝著物權法的方向靠攏,而且該條規定的出臺也兼顧了中國國情,十分有利于司法實踐中該項糾紛的解決。
2.婚后雙方父母共同出資購房
在房產價格居高不下的當代大環境中,更多的新婚家庭選擇了雙方父母共同出資購房這一方式,結婚時雙方家庭并沒有協商妥當離婚時的財產歸屬,這樣在離婚時無論是算作一方財產或者共同共有都會產生較大爭議,這就使得離婚時房產分割變得愈發復雜。在這種共同出資購房的情形中,又可分為房產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登記在雙方子女名下二種情形。
第一種情況是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所明確的,解釋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p>
按照這條新解釋規定,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僅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這一改動把夫妻分割財產權利量化到了數字上,對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實例給予明確的分割方式。新司法解釋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更為符合實際情況,也符合民法中公平正義的原則。
第二種情況是雙方父母共同出資購房登記在雙方子女名下,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后登記在夫妻兩人名下,都應視為雙方父母對夫妻雙方的共同贈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其產權性質宜認定為共同共有。
將產權登記主體與明確表示贈與一方聯系起來,可以使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判斷依據更為客觀,便于司法認定及統一裁量尺度,也有利于均衡保護婚姻雙方及其父母的權益
綜上,也就是說在婚后父母出資購房的情況下,到底這套房產歸誰,主要是看該房產落在誰的名下,如果是出資父母自己子女名下那么該房產就歸出資父母的子女,否則視為夫妻共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糾紛
2020-11-24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征地拆遷中有哪幾種拆遷維權方式
2021-02-17門面拆遷租戶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補償協議簽訂后,遲遲拿不到補償款怎么辦
2021-01-042020年農村征地拆遷,宅基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30大連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