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攀升的高房價,父母為子女婚后購房出資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這也與我國的國情相適應,有著深厚的倫理基礎和中國特色。根據統計,在2011年至今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涉及一般商品房離婚案件中,一方或雙方主張存在父母出資的案件約100件,占到了30%以上。曾經凝結父母對子女關愛的購房出資,在離婚糾紛中往往成為了雙方當事人爭執不下的“主戰場”。關于父母出資購房問題,審判實務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于父母出資性質如何認定,是借款還是贈與?同時,對于父母出資到底是贈與一方還是雙方也存在不同的認識。此類案件隨著房價的上漲以及離婚率的增長還將不斷增加,法院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應當予以重視,統一標準,正確適用法律,保障該類案件的公平公正審理。
法官說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2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從界定出資性質的角度來看,該條規定事實上推定父母出資性質為贈與,這一推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但這一推定的前提是父母出資意思不明確,即沒有證據證明父母出資有其他的意思表示。因而在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出資人是以借貸作為出資本意時,應當按照借貸關系確認雙方的法律關系。但提出存在這一關系的一方需要就此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提交的證據,應當是出資時而非離婚訴訟時確定是借貸的相關證據,法院對此應嚴格予以審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按照婚姻法的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明確贈與一方的財產視為對雙方的贈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事實上依據婚姻法的規定就父母為子女購房出資這一問題進行了專門確認。即除非父母有明確意思表示贈與一方,否則婚后為子女購房出資應視為對雙方的贈與。可以說法律對此規定是明確的,審判實務中當事人之所以產生較大爭議,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父母出資一方往往主張父母出資時曾經表示贈與自己一方,或者案件審理中父母出庭表示只贈與自己子女一方,對于此類主張,法院一般不予認可。父母贈與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須是出資時而非訴訟時作出的,并且是明確的,主張一方應當對此提供證據,例如出資時所作的協議、說明等,否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及目前審判實踐中比較統一的認識,該條規定的父母出資指的是父母全額出資。該條規定事實上是將不動產的產權登記與確定贈與一方進行了銜接,作為判斷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依據。即如果父母出全資購買不動產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就可認定是只對自己子女的單方贈與,無需父母再另行作出意思表示。因此,該條規定就與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有了區分。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中的父母出資屬于部分出資,這種情形下,必須有父母明確贈與一方的意思表示,否則視為對雙方贈與。因而審判實務中,有必要對出全資還是部分出資作出準確界定,進而才能準確適用相應的司法解釋規定。
法官提示:
父母為子女婚后購房出資問題成為離婚糾紛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原因是多方面的,子女在購房時往往夫妻感情比較穩定,家庭生活和諧,導致中國父母礙于情面或出于各種顧慮,重在“給”,而并不顯露出資時的真實意思表示;子女在接收父母出資時,也并不關注出資的性質及對象,重在“花”,夫妻之間對此缺乏有效的約定,這些都為后面關系惡化時各執一詞埋下了隱患。在倡導夫妻地位平等、個人人格獨立的大背景下,為了防范和有效處理此類糾紛,法官提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對于父母來說,應當在出資時即對出資性質、對象予以明確。可以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簽訂協議的方式,對出資的金額、用途、性質予以明確說明,如果出資為贈與,需要明確贈與的對象。協議應當讓子女及子女的配偶簽字確認。如果認為公開予以明確確實影響家庭關系時,也可以通過到公證機構公證的方式予以處理。
其次,對于子女來說,在接受父母購房出資時,如果出資為借貸,應明確告知配偶一方此為夫妻共同債務,并保留配偶一方認可出資為借貸的證據;如果出資為贈與,夫妻雙方可以通過夫妻財產約定的方式對此予以明確。
最后,對于法院來說,在處理此類糾紛時,要注重證據的審查,綜合案件情況對于父母出資時的真實意思表示作出準確判斷;同時,要正確適用法律,特別是要區分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與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的適用條件,并詳細向當事人解釋法律規定。法官在此類案件審理中,應當注意案件處理的統一規范,既維護法律的尊嚴權威,又保證案件的公平公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孟輝 國家三級(中級)律師 ·工作地域:安徽, 中國 上海,中國 ·聯系方式:19965226534/18856159515 ·郵箱:18856159515@163.com 執業領域 王孟輝律師的執業領域為民商事訴訟、仲裁和家族財富管理以及合同糾紛處理,尤其在婚姻家事糾紛、家族財富傳承、合同糾紛、鐵路有關糾紛、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等業務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熟知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裁判規則與實務操作流程,能夠通過靈活運用爭議解決手段,為當事人提供切實可行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最終實現當事人的目的。 王孟輝律師兼具傳統民事與現代商事法律思維和實務經驗,擅長處理重大疑難復雜民商事案件,對案件具有敏銳的專業洞察力與深入獨到的理解認識。王孟輝律師辦理過高凈值人士婚姻繼承糾紛、大型國企與民企糾紛、鐵路糾紛、建設工程類糾紛、金融票據糾紛、金融借款糾紛、互聯網侵權糾紛等諸多疑難復雜案件,處理的重大案件所涉標的額累計數百億元。其服務的客戶包括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金融機構及高凈值人士,不僅為客戶提供專項爭議解決法律服務,而且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 王孟輝律
買病假條屬于違法行為嗎
2020-12-20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登記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