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咨詢】
我與丈夫陶某因感情不合準備離婚,經協商尚未成年的孩子隨我生活,陶某按月給撫養費。在協商分割家產時,我提出: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家中財產應有孩子一份,孩子隨我生活,現在孩子的生活費用支出很高,今后還有教育成長等諸多費用,僅由我一個人承擔,實在是力不從心。所以我應當分得家庭財產的三分之二。陶某不同意,說孩子從沒有勞動,不應當分得財產。請問:夫妻離婚時,未成年子女能否分得家產?
【律師解答】
答案是否定的。夫妻雙方的財產分割是指基于夫妻雙方婚姻存續期間或者其他途徑得到的譬如工資,利息,獎金,房租,股票收益等等收益獲得的實物或者貨幣形式的財產性物質。離婚需要夫妻雙方的所有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當然有一方明確表示放棄的除外),分割是夫妻雙方的事無關第三人(包括成年或者未成年)。當然如果是夫妻雙方和自己的的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沒有分家的,首先要理清屬于子女的財產后再進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這實際上是家庭財產的分割不是夫妻共同財產的范疇。所以成年孩子是不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要明晰。
一般來說,家庭財產是由夫妻兩人通過勞動積累的,未成年人尚未參加勞動,無經濟收入,因此,在父母離婚時,無權分得家產。但是,離婚時不能將屬于未成年人的財產當作家產分割。根據法律規定,下列財產屬于未成年人個人所有:(1)獲得的獎金,如因成績優異而獲得的獎學金,因見義勇為而獲得的政府獎勵等。(2)接受贈與而得的財產。贈與人明確表示將贈與物贈給未成年人個人的,應當認定該贈與物為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3)繼承遺產而得的財產。按照繼承法規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以通過立遺囑的方式讓孫子女、外孫子女繼承自己的遺產。(4)人身損害而得的財產。未成年人因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致殘的,有權要求加害人等賠償義務人賠償,包括賠償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殘疾賠償金、后續治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其中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屬于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個人財產。(5)享有智力成果而得的財產。《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6條規定:“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所以,未成年人通過發明專利、發表文章、繪畫作品等智力成果獲得的報酬屬于其個人的財產。
《民法通則》第18條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因此,父母無論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還是離婚時,都不得擅自處理屬于未成年人個人所有的財產,更不得強行占為己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移送之后能否再提管轄權異議
2021-01-25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股權激勵授權日多長時間
2021-01-29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