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買房
一、夫妻一方或雙方出資
1、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買房,結婚前已取得房屋產權證并還清全部貸款的,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2、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買房,結婚前以還清全部貸款,但結婚后方取得房產證并登記在自己名下的,仍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3、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買房,支付了首付款并向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房屋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雙方平均分割,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4、一方婚前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支付了全部房款,原登記在一方名下,后變更登記在雙方名下的(即加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實質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
5、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付清全部房款,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如能證明出資情況,則雙方對房屋按份共有;如不能證明出資情況,且一方否認另一方購房時有出資,則只能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6、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付清全部房款,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根據登記情況認定系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
7、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婚后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婚后共同還貸部分及其所對應的房屋增值部分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余則按出資情況按份共有;
婚前雙方共同出資購房,婚后共同還貸,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二、父母出資
8、如果一方父母婚前全額出資,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的名下,結婚后在離婚時該房屋所有權歸誰?
答:歸出資人子女。這完完全全是婚前個人財產啊。
9、如果婚前一方父母全額出資,產權登記在出資人配偶或雙方名下,離婚時該房屋所有權歸誰呢?
答:此時為夫妻共同財產。就是你把房產作為標的贈與了對方。
10、婚前一方或雙方父母部分出資,產權登記在夫妻雙方或個人名下,離婚時該房屋所有權歸誰?
答:父母的出資額視為對子女的贈與,不影響房屋的產權歸屬。
婚后買房
一、夫妻一方或雙方出資
11、婚后夫妻雙方用共同財產買房,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此為典型的夫妻共同財產;
12、婚后夫妻雙方用共同財產買房,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13、婚后夫妻一方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支付了全部房款,并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如并非投資經營行為,屬于一方婚前財產的轉化,應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
14、婚后夫妻一方以個人婚前財產買房,支付了全部房款,但登記在雙方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實質為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
二、父母出資
15、婚后一方父母出資給子女買房,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的名字,該房屋所有權一定是出資人子女的嗎?
答案:不一定。根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大家可能問這法條不就是對上述問題的解答嘛,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婚后為子女出資買房的規定,是指父母支付全款給子女購買房屋且產權登記在出資方子女的名下,此時房屋所有權為出資人的子女。所以父母給子女出資買房要想使房屋所有權歸子女所有一定要符合下面兩個條件:
父母全額出資;
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
16、那么第二個問題來了,如果一方父母是全額出資,但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配偶或雙方名下,該房屋所有權歸誰?
答:為夫妻共同財產。
17、我們都知道如今房價節節高攀,可能父母傾盡所有積蓄也未能支付全部房款。若父母只是支付一部分房款,其余房款由夫妻雙方共同還貸,那么該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呢?
答:為夫妻共同財產。由于父母只是支付了部分房款,所以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也就無法決定將房屋贈與自己的子女并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但父母對其的部分出資可以決定贈與何方。
18、雙方父母共同為子女購房且為全額出資,此時房屋所有權歸誰呢?
答:如果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則夫妻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如果產權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則為夫妻共同財產,夫妻按共同共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