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前放棄繼承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死亡前放棄繼承權的決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從上述法律條文可以看出,繼承人對被繼承人遺產享有處分權的起始時點,應為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被繼承人尚在人世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財產(也即遺產并沒有處分的權利)。因此,繼承人在被繼承人在世時做出放棄遺產繼承的意思表示,屬于無權處分行為,依法當屬無效。當然,如果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的意思表示,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二、繼承人是否能在放棄繼承權后反悔?
作出放棄繼承遺產的聲明是不能任意撤銷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之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所以如繼承人在放棄繼承后反悔,首先可以于其他繼承人協商,如其他繼承人一直同意其撤銷放棄繼承聲明,則可以仍按原各自份額繼承。如不能協商一致則需經人民法院根據具體理由決定是否同意其撤銷放棄繼承聲明。
三、法定繼承人順序
《繼承法》第10條規定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繼承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繼承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正常情況下被繼承人一般先于繼承人去世,如果繼承人在去世之前放棄了遺產繼承權,這時候被繼承人還在世,因為遺產繼承還沒有正式開始,所以被繼承人實際上對于所謂的遺產繼承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的處分權,只能說遺產繼承開始前的放棄行為是具有法律效力。
放棄繼承權后遺囑怎么辦?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放棄繼承房產公證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社保與合同一起才算工齡嗎
2021-03-05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需什么手續
2020-12-29租的營業房遇到拆遷,我能拿到哪些補償呢
2020-12-07舊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