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國的婚姻法實行以夫妻共同財產制為主,夫妻特有財產制和夫妻約定財產制為補充的夫妻財產制度,即遵循的是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定。所以,在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夫妻在共同生活期間所取得財產一般都屬于共同財產,原則上在離婚時各分一半。夫妻一方婚前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于夫妻共有財產,在離婚時,以下分類說明:
1.房產,房產的取得時間在實踐中以房產證所載明的時間為依據,房產證的時間在婚姻登記前,一般屬于個人財產(除非夫妻之間另有約定),在婚姻登記后,一般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除非有證據證明完全由一方以婚前財產出資購買)。父母在雙方結婚前贈與的住房,屬于婚前財產,父母在雙方結婚后贈與的住房,如果沒有特別證據(公證書)證明是贈與某一方的,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前一方所有的住房在婚后拆遷,取得的拆遷安置房,一般屬于個人財產。另外,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公積金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住房補貼、養老保險金等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對雙方居住房為一方婚前個人財產或婚后約定一方所有的房屋,離婚時仍判歸該方所有。離婚時另一方確無房居住的、可由其暫住二年以內或由享有房屋產權的一方給予其租房的一次性經濟幫助。分得房屋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該房屋一半價值(按離婚時的市場評估價)的補償。在雙方條件等同的情況下,應照顧女方。
2.公司股份,夫妻持有的公司股份廣義上可理解為夫妻共有財產,但從公司法角度來看公司股份屬于公司財產,夫妻雙方離婚時可通過協商由一方接受夫妻共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另一方分得其它夫妻共有財產。夫妻離婚時如改變夫妻在公司中的原持有股份比例有二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夫妻雙方均為公司股東,離婚時在股份持有比例上需作調整。另一種情況是僅以夫妻中一人的名義作為股東參股,在離婚時夫妻雙方對公司股份進行分割。這兩種情況下公司股份的處置不僅是夫妻內部的權益分配問題,還涉及到公司其他全體股東的權益。前一種情況屬公司股東間的股份轉讓,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即可進行股份變更。后一種情況屬于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份,根據公司法規定應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其他股東在行使股份轉讓否決權時受公司法的有條件限制,如因其他股東不同意而使夫妻間的股份不能分割,不同意分割的股東應當購買夫妻間因離婚而分割給不屬公司股東的夫妻一方的股份,否則視為同意轉讓(分割)公司股份。
夫妻離婚時對公司股份的分割無法協商一致時。可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案。(1)將公司股份分割給實際掌管公司經營的一方,在其它夫妻共有財產分割時給另一方相當于應得公司股份對價的補償。(在夫妻持有公司股份價值大于夫妻其它共有財產總價值的情況下這一方案也不能采用)。但是這里股份的市場價格評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2)夫妻離婚后各自作為公司股東,各自持有公司股份。但在股份分割時應對原股份比例進行審查并調整。在夫妻承續其間,夫妻股份比例的設置往往只是形式上的需要而并不反映夫妻實際權益的分配,夫妻一方名下往往持有大部分公司股份甚至全部股份。在離婚時夫妻共有的股份應當按雙方各得一半原則進行分割,并以此調整公司的股權結構。如在多家公司擁有股份則應對各家公司所持股份分別按前述原則各半分割。(3)如夫妻一方原來不屬于公司股東,在對夫妻共有股份分割前可征求其他股東的意見,也可以不征求其他股東意見對夫妻共有股份先行分割。其他股東不同意將公司股份分割(轉讓)給股東以外的夫妻一方時,不同意分割(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不屬股東的夫妻一方應得的股份。該股份買賣所得款項歸未取得股份一方所有。如其他股東不購買這一股份應視為同意分割(轉讓)。(4)對公司進行清算或將公司拍賣,清算后的剩余資產或拍賣所得作為夫妻共有財產分割。這一方案后遺癥最小,但僅限于只有夫妻二人為股東的公司。這一方案會影響到公司積累的營銷網絡等無形資產及夫妻雙方離婚后各自在商界的發展,所以這一方案的采用應充分考慮雙方意見。
無論如何分割,因離婚而分得公司股份的公司股東應高度重視對公司運作情況和對公司法的了解和運用,這樣才能保障自身股東權益。
3.知識產權,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所取得的知識產權,離不開配偶他方的支持。對已經實現的經濟利益,無疑應該按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婚前完成的智力成果,婚后取得經濟利益能否作為共同財產,我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而要區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1、當智力成果,比如著作權婚前一方已經創作完成并發表,只是在婚后才取得稿酬。對這種情況,應該視為是婚前財產。因為婚前一方作品一經發表,即取得財產權利,是一種既得財產權利,只是在婚后實際取得所以不影響婚前財產性質。2、當婚前完成智力成果創作,比如一項發明,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轉讓或投入市場,而在婚后投入市場。對這種情況,我們也通常認為原則上不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對知識產權的經濟利益在婚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才取得的,且另一方對經濟利益的取得付出勞動的,可分給適當的財產。
最高法院對離婚時一方尚未取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規定為歸一方所有,同時規定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另一方予以適當的照顧。我們認為這是不妥的,應當將其界定為共同財產,在分割時可以采用折價補償或保留另一方訴權(待將來實際取得收益時再進行分割)的辦法。
4.繼承,婚前繼承的財產在婚后實際取得時,若另一方對該繼承財產的取得沒有付出勞動時,該繼承所得的財產屬于個人財產,婚后夫妻一方有權放棄繼承權。
5.股票,婚前股票在婚后取得較大增值,但是當事人一方不能證明所有增值均由婚前股票部分帶來時,增值部分屬于共同財產。
6.專用物品,當價值較高,占夫妻財產比重較大時,不能簡單認為是一方的個人財產,應當對另一方的份額或比例予以適當考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商場摔傷賠償金額一般是多少
2021-03-14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