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底,上海市南匯法院針對一起離婚案作出判決:支持陳女士有關“丈夫的開車技術共享”的訴請,在財產分割時給予陳女士傾斜照顧。原來,陳女士向法院起訴,要求與朱先生離婚。在分割財產時,陳女士向法官提出:“結婚以后,在我的要求下,丈夫學會了開車,拿了執照,并找到一份月收入3000元的好工作。而我卻在家生兒育女,孝敬公婆,耽誤了事業前程。現在又因為單位效益不好,待崗在家,每月收入只有300元。如今要離婚,丈夫的開車技術也應該有我的一半。”
無獨有偶。田女士和張先生原來都是一家工廠的普通工人,張先生經過努力,終于成為一位知名的書畫家,有多種書畫作品結集出版。田女士則一門心思照顧子女和家庭,為張先生的成功付出了很多。今年9月,張先生提出離婚,兩人分割財產時,田女士要求分得張先生作品一半的版權,并就此向律師咨詢。
律師解釋:按照《著作權法》的規定,張先生作品的版權只能歸他個人所有。但是,田女士有權向張先生索要相應的生活補償。最后,張先生補償給田女士10萬元錢和自己的50幅作品。
法院為什么會以分割“開車技能”為由判給陳女士較多的財產?為什么田女士有權得到與一半版權相應的補償?
律師說法:由婚姻雙方組成的家庭,就像一個責任公司,有房產等看得見的有形財產,也有諸如“開車技能”“版權”等無形的、潛在的財產。這些由夫妻一方所擁有的無形財產,同樣也是夫妻共同生活的結晶,可以算作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只是由于它們是“無形”,而且相關法律對版權所屬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分割財產時,只能以有形資產來代替補償了。
家庭資源和貢獻既有顯性的、有形的,也有隱性的、無形的,財產分割當然不應僅以顯性的、有形的經濟供給、收入高低為惟一標準,還應包括隱性的、無形的持家貢獻、勞務付出。由于女性往往為家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付出更多的勞務貢獻,因此,在法律上承認以家庭角色的隱性貢獻,使她們在婚姻存續期間的付出和投資在離婚時獲得回報和補償,是維護女性合法權益方面質的飛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丈夫同性戀能否構成離婚條件
2021-03-23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用工單位違反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應當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6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土地出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2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