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繼承的區別是什么?
1、主體不同。遺囑的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個人或是數人(都屬于公民);后者的受遺贈人是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體承擔的義務不同。遺囑的繼承人不僅有權繼承遺產,而且還要負責清償被繼承人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而受遺贈人一般不需要承擔清償遺贈人債務的義務,但受遺贈人須在遺贈人的稅款債務清償后,才能接受遺贈的財產,如果遺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受遺贈人無權接受遺贈,但受遺贈人不負有清償的責任。
3、取得遺產的方式不同。遺囑繼承人可以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從而取得財產;而受遺贈人則一般不直接參與遺產的分配,是從遺囑執行人或遺囑繼承人那里取得遺產。
4、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遺囑繼承人需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不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受遺贈人應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視為訪放棄接受遺贈。費用是不要的。如果公證的要交很少的費用。
二、繼承法的繼承順序如下: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10條的規定,我國的法定繼承分為兩個順序: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的繼承人不能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或者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繼承權或被剝奪繼承權的,第二順序的繼承人才能繼承遺產。
法定繼承的順序,就是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次序。被繼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繼承人都可以同時繼承遺產,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規定的先后順序,依法繼承
繼承遺產的方法是比較多的,但法定繼承人也沒有權利強迫當事人立遺囑或者寫遺贈,在當事人沒有遺囑或遺贈的情況下,也只能按照法定繼承順序繼承遺產。另外對于受贈人來講,知道遺贈以后的兩個月之內需要做出意思表示,沒有任何表示的就代表放棄了遺贈。
法定繼承人分配比例是怎樣的
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比例是多少?
法定繼承遺產分配比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是什么樣的
2020-11-24私人做游戲手辦侵權嗎
2020-12-12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不足額保險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