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放棄有時間限制嗎?
有時間限制,在繼承開始之前才可以放棄,之后無權利放棄。
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根據這一規定,放棄繼承必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之前作出。繼承開始之前,繼承尚未開始,不存在放棄繼承的問題。因為,這時繼承人只是具有一種期待權,即將來繼承遺產的可能性。因此,假如某些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前曾向其他法定繼承人作出過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但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沒有重申這種意思表示,應當視為接受繼承。而遺產處理之后,繼承人當然不能再放棄繼承。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繼承法》》對繼承人放棄繼承沒有規定具體的期限,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繼承法》一般都對放棄繼承的期限作出具體的規定。如《統一《繼承法》典》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期限從被繼承人死亡后六個月為之。《瑞士民法典》規定,接受或放棄繼承的權利,經過法律為不動產物權所規定的最長的時效期間而消滅。我國臺灣地區的民法認為繼承的拋棄應當在繼承人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兩個月內為之,不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拋棄繼承權的,事后縱為拋棄也不發生法律效力。
二、放棄繼承權的效力如何
1、放棄繼承權,不產生代位繼承。
如果繼承權人生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放棄繼承權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繼承人的子女喪失代位繼承權。雖然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是產生代位繼承的唯一條件,但在繼承人死亡之前已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即放棄了無償享有被繼承人的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放棄,標示著繼承人沒有繼承權,也就是說,一個沒有繼承權人的子女,當然就不會產生代位繼承的問題了,所以,放棄繼承權,也就不產生代位繼承問題了。
2、放棄繼承權是無條件和無保留要求的。
放棄繼承權,是繼承權人主動放棄對被繼承人遺產的無償享有權,如果繼承權人以某種條件或要求為前提作為放棄繼承權的條件,其放棄繼承致其不能履行決定的義務或者侵害了其他繼承權人的權利,則這種放棄繼承權的表示是無效的。因此,放棄繼承權必須以確保其履行決定的義務,確保其他繼承權人的權益不受侵害,有條件和保留意見的放棄繼承權不成其為放棄繼承權的表示。
3、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作出后,要恢復繼承權,需經法院作出決定。
放棄繼承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書面的形式;二是口頭的方式。放棄的表示一經作出,并得到其他繼承人的認可,為恢復其繼承權、重新主張繼承權而引發的訴訟糾紛,必經人民法院依據放棄繼承權人提出的恢復繼承權的理由作出,否則,繼承權不能復得。
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和遺產分割之前表示,恢復繼承權則必須在遺產處理之前表示,否則法院不予支持。
繼承開始(被繼承人去世后),到遺產分割時,要做出是否放棄繼承的表示《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依據《繼承法》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3年(民法總則實施后變成3年,以前是2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我國繼承法規定了繼承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包括法定繼承還有遺囑繼承,遺囑繼承體現了被繼承人的意志,所以應當優先于法定繼承。如果不存在遺囑繼承的基礎之上再使用法定繼承。
房屋繼承過戶流程是怎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著作人身權可以繼承嗎?
北京辦理房產繼承有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遷戶口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9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