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類型財產增多,缺乏區分和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標準和依據。企業改制后,一方取得的企業股權或者買斷工齡的補償費,是作為個人財產還是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認識不一,也無確定的標準。對婚前屬一方的房屋,婚后一起拆掉在原址又重建的,另一方應否享有產權份額?對農村離婚案件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分割?沒有依據。如果分割后女方又轉嫁到另一村的,所分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還有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一般三十年不變。有的土地承包經營,在女方嫁來之前就已確定,女方嫁來之后并未調整,但一起經營了數十年后,離婚時經營權是否可以分割?如果分割,與《婚姻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有無沖突?如果不能分割,女方的權益又如何保護?特別是在離婚后其生活又如何保障?《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也將成為空話。而且里面還涉及到身份權、行政權的問題。此外,對夫妻共同購買的股票、投資經營權如何分割也無依據,爭議較大。房改房涉及到個人與單位的利益,投資經營權涉及到經營能力和效果的問題,給了不會經營的一方,企業就會垮掉。
3、關于知識產權收益歸屬的有關規定有欠公允。新《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知識產權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由于此條只強調了收益所得時間,而忽視了“知識產權”的取得時間。在適用中出現了兩種不夠公允的現象:一是一方婚前取得的知識產權,婚后獲得收益則歸夫妻共同所有,對取得知識產權的一方不利;二是一方婚后創作或創造并取得的知識產權,離婚后獲得收益卻又只歸一方所有,這對取得知識產權的配偶一方不公。
4、對共同債務的認定和處理有盲區。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雖未辦理離婚手續,但已公開分居生活,一方為生活或子女的教育、醫療、生活等所負的債務,是夫妻共同債務還是個人債務?在離婚訴訟中,針對夫妻之間的訴請,法院對夫妻與第三人的債務在夫妻間如何承擔作出的判決是否必然及于債權人?夫妻一方能否以離婚判決而對抗債權人的起訴?基于此,由于《婚姻法》對共同債務規定不明,有的當事人還以約定財產為名,將共有財產約定給一方,而將債務約定給無財產的一方,試圖逃避債權人的追償。
對策
1、加大對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吞另一方財產行為的懲處力度。除了按照《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對行為一方進行處理外,對那些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人,應按妨害公務和偽證罪進行處理,以減少此類行為的發生。
2、明確隱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和偽造債務行為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在離婚訴訟中,由主張對方隱藏、轉移共同財產和偽造債務行為的當事人對對方隱藏、轉移共同財產和偽造債務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因為夫妻畢竟在一起生活,對家庭錢款的支出,有無銀行存款等應該比較清楚。如一方將存折隱藏,只要懂得戶名,通過申請法院可以調取相應的證據。如果只是一種懷疑和猜測,提供不出任何線索,只能由舉證方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3、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和分割方式。由于《婚姻法》對夫妻共同財產規定比較簡單,不能窮盡。但生活的豐富多彩卻使得個人財產的類型越來越多并不斷涌現,給司法增加了許多困難。為此,有必要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在明確范圍時最好能確定一些原則。通過這些原則,可以讓人很快識別出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什么是個人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轉載”有何民事責任
2021-03-12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