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棄繼承權可以反悔嗎
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之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由此可見,繼承權是繼承人依法享有的一項民事權利,繼承人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作出接受或放棄繼承的選擇。
放棄繼承是一種單方的法律行為,不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由于放棄繼承意味著繼承人不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同時也意味著繼承人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交納的稅款、債務不負償還責任,因此,放棄繼承與繼承人的利益密切相關,所以《繼承法》對放棄繼承的有效條件作明確的規定:
(1)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
(2)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以明示的方式表示出來,不可以用默示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應當以局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如果用口頭方式表示的,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有效。
(3)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繼承人親自作出。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繼承人放棄繼承權。
(4)放棄繼承必須是繼承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有采取欺騙、威脅或脅迫等強制手段,讓繼承人違背真實意愿而作出的放棄繼承表示,這種放棄是無效的。
(5)放棄繼承的效力應從繼承開始計算。也就是說,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那他從繼承一開始就沒有了繼承權。
由此可見,繼承人如果想重新取得繼承權,在其他繼承人有異議的情況下,必須由人民法院來決定是否可以恢復繼承權。人民法院會根據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提出的恢復理由重新進行認定,非經法院認定程序,繼承人不能自行恢復。而且,恢復繼承權的意思表示必須在遺產處理之前提出,如果遺產已經分割處理完畢,成為各繼承人的個人財產,法律明確規定是不予承認的。
二、放棄繼承權有哪些注意事項?
1、放棄繼承只能在繼承開始后到遺產處理前的這段時間。
未開始繼承,談不上放棄,可如果已經做出分割處理,再放棄就是放棄取得的遺產所有權了。
2、放棄繼承必須明確表示。
如果不表示繼承也不表示不繼承,但不主動參加分割,不能當做放棄繼承的表示。實踐中有多個繼承人中的一個或數個在其他繼承人爭議時不參加爭議,但也未表示放棄的,當到法院訴訟時,即使不主動參加,法院也會追加,就是基于這個原因。
但對放棄繼承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按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三、相關法條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條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由誰來繳費
2021-01-02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