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勞動爭議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的范圍: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現實中,對于社會保險的補繳,越來越多的地方的勞動仲裁委和人民法院不再受理,改由勞動監察和社保稽查部門直接受理和處理。勞動監察和社保稽查要么不查,要查就會查所有員工的用工問題;企業有沒有問題,你懂得!
2、申請勞動仲裁,不需交納任何費用。
3、對于勞動爭議案件,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仲裁委擁有管轄權;事先約定必須在用人單位所在地處理是無效的。意味著處于長期外派的勞動者可在工作地申請勞動仲裁,用人單位的應訴成本大增!
4、收到仲裁應訴資料后,第一時間先看看提交證據的最后期限是哪一天;請務必及時提交證據,逾期提交的證據不被接納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尤其在法院階段!
5、被申請人可以在答辯期間提出反申請,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被申請人反申請之日起五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并通知被申請人;決定受理的,仲裁委員會可以將反申請和申請合并處理。
該反申請如果是應當另行申請仲裁的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書面告知被申請人另行申請仲裁;該反申請如果是不屬于本規則規定應當受理的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向被申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被申請人在答辯期滿后對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應當另行提出,另案處理。
6、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實際工作場所地,用人單位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注冊、登記地;用人單位未經注冊、登記的,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所在地為用人單位所在地;案件受理后,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發生變化的,不改變爭議仲裁的管轄;多個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的,由先受理的仲裁委員會管轄。
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應當在答辯期滿前書面提出。當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撤銷。
7、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申請人重新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現實中,被申請人缺席的往往輸得一塌糊涂!
8、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現實中,兩個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的概率在50%以上;勞務派遣用工模式能規避法律風險,是忽悠人的!
9、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意味著其他在職員工很有機會參與旁聽,了解單位的思路與觀點,說不定下一個申請仲裁的就是Ta!
10、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否則承擔不利后果。意味著用人單位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保存相關證據,從而增加了用人單位管理者的工作量及心理負擔;而對于違法侵權方面的證據(如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無論用人單位提供與否,都處于極其不利的局面,真是進退兩難!
就舉證責任的承擔,法律法規沒有具體規定的,勞動仲裁委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11、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仲裁委員會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參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收集;仲裁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也可以決定參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予以收集。現實中,仲裁員都特別忙,特別累,很難擠出時間!
12、用人單位違法侵權后,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時效為1年(2008年4月30日前為2個月);對于在職期間被拖欠的全部勞動報酬,勞動者可在離職后1年內追討。意味著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的習慣做法將被有效制止,對于以壓榨勞動者加班費生存和發展的用人單位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但是,過去幾年來不少地方的勞動仲裁委和人民法院往往支持申請仲裁前2年內的加班費訴求。這可能是平衡勞資雙方利益的一個體現吧!
13、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質證和辯論。質證和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現實中,個別仲裁員和法官非常自信,稱“我心中有數,你們雙方都不需要發表任何辯論意見,等結果吧。休庭!”
14、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仲裁庭裁決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2)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現實中,符合這些條件的案件是有的,但是真正裁決先予執行的少得可憐!
15、對于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金額分別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12個月的爭議案件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的爭議案件,一裁終結。意味著勞動仲裁裁決后立即生效,用人單位無法以起訴、上訴的方式來拖時間,無法把敗訴的負面影響往后拖!
16、勞動者對“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1)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5)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6)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現實中,被中級法院撤銷的勞動仲裁裁決結果不到1%。
對于“一裁終局”案件,勞動者可以起訴,用人單位不能起訴,只能申請撤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責任承擔方式如何規定
2021-02-19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融資擔保公司能否接受抵押物
2021-03-18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銀行貸款擔保的流程是什么,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27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