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解法
協商和解是指債權債務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協商或邀請第三人從中斡旋,解決糾紛。債權到期或即將到期時,債務人暫無能力償還債務但有還款誠意的,債權人可以就履行債務的期限、方式、數額等同債務人進行磋商,敦促債務人履行債務或簽訂還款協議。如果該債權有抵押擔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擔保的,債權人可與抵押人或者保證人進行協商,使抵押人以足額的抵押資產抵償債務,或者由保證人來代償債務。
二、調解法
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書面調解申請。根據司法部頒布的《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申請調解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l、有明確的被申請調解人,如公民、法人等的基本情況。
2、有具體的調解要求,如要求被申請人履行還款義務等。
3、有提出調解申請的事實依據,如借款合同、擔保協議等。
4、該糾紛屬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受理范圍。經調解達成協議后,債務人應按約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協議。對于簽訂協議后債務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
三、仲裁法
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仲裁統一實行或裁或審、一裁終局制度,同訴訟的兩審終審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當事人之間迅速解決糾紛。當事人申請仲裁應向仲裁機構遞交仲裁協議、申請書及副本。申請書要詳細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情況及事實理由。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債務糾紛,具有較強的保密性,當事人之間大多沒有激烈的對抗性。另外,申請仲裁的費用一般比提起訴訟的費用低。
四、訴訟法
債務糾紛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對一些較為復雜、對方當事人較難對付或者通過其他途徑很難解決的案件,債權人就可選擇訴訟程序來解決。訴訟的優勢表現在:
1、法院處理債務糾紛是最終的、具有強制執行力的解決方式。
2、訴訟時限受法律的嚴格限制。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在收到公民的民事起訴狀或口頭起訴立案后,民事案件的第一審審理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也可延長6個月;不服第一審判決的,當事人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當事人須在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民事案件的二審審理期限為3個月。法院判決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四種公司債務糾紛解決途徑,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婚姻關系發生變化包括哪些情形
2020-11-25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