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俗稱勞動者提出辭職,分三種方式和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的情況(例如未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存在拖欠工資等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勞動法
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原則
(1)偏重保護和優先保護:勞動法在對勞動關系雙方都給予保護的同時,偏重于保護處于弱者的地位的勞動者,適當體現勞動者的權利本位和用人單位的義務本位,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利益;
(2)平等保護: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3)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無論它存在于勞動關系的締結前、締結后或是終結后都應納入保護范圍之內;
(4)基本保護:對勞動者的最低限度保護,也就是對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
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
(1)雙重價值取向:配置是否合理的標準是能否兼顧效率和公平的雙重價值取向,勞動法的任務在于,對勞動力資源的宏觀配置和微觀配置進行規范;
(2)勞動力資源宏觀配置:即社會勞動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各個用人單位之間的配置;
(3)勞動力資源的微觀配置:處理好勞動者利益和勞動效率的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