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和條件分別是怎樣的
勞動仲裁法的受理范圍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中止、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開除、除名、辭退、勸退、勒令辭職、責令限期調離和辭職、離職(含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因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單方面實施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一次性罰款)等懲戒影響實體勞動報酬權益享受而發生的爭議。
7、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
8、因終止事實上的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9、因勞動者人事(職工)檔案轉遞發生的爭議。
10、因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發生的爭議。
11、因收取或變相收取勞動者押金、保證金、風險抵押金等財物發生的爭議。
12、因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學歷證、學位證、職稱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證件發生的爭議。
13、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規定依法應當受理的其他爭議。
申請勞動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1、當事人必須提出書面申請。
2、申訴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
3、申請仲裁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
4、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屬于仲裁委員會受理范圍;
5、屬于本仲裁委員會管轄;
6、當事人申請仲裁必須提供相關證據;
7、符合仲裁時效規定。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提出仲裁,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仲裁;
根據勞動部[1995]309號文件第八十五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勞動仲裁受理程序是怎樣的
1、收到申訴書后須按仲裁委員會受理范圍、仲裁管轄和申訴時效規定進行審查。
2、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要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7日內填寫《立案審批表》,報仲裁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審批,并于立案之日起7日內,將《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分別送達給雙方當事人。
經審查不符合受理條件的,要制作《不予受理申訴通知書》,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7日內向當事人進行送達。
3、組成仲裁庭。
仲裁處理勞動爭議應當組成仲裁庭,仲裁庭實行一案一庭。根據案情一般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但對事實清楚、案情簡單,適用法律法規明確的案件,可指定一名仲裁員獨任處理。
4、被訴人在收到應訴通知書后15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和證據。
因為不清楚勞動仲裁的程序與受理范圍,導致一些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走了許多冤枉路,只有清楚了解這些,才能更加有效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和條件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中傷殘鑒定與責任劃分有關系嗎
2021-01-15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破產后債權人拿不到錢怎么辦
2021-03-09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1-01-14新農村建設宅基地有補償嗎,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25在我國征地時遇到涉及村民自建住房的能否先拆后補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