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購買房屋的處理。
對于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預售合同的買受人為該方且產權證登記在該方名下的,無論該房是按揭貸款購買還是一次性付款購買,均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離婚時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但也有例外,一方婚前購買房屋,房產證登記在一方名下,如果另一方有證據證明該房屋是在雙方認可所購房屋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共同出資購買,僅名義上登記在一方名下的,該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按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二、對夫妻雙方婚后購買房產的處理。
我國《婚姻法》對于夫妻財產實行婚后所得共同制原則,因此夫妻雙方婚后購買的房產,無論登記在誰名下,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予以分割。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規定: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中的房屋價值及歸屬無法達成協議時,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
(二)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作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款進行分割。
第三、對離婚時尚未取得所有權或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房屋的處理。
離婚時尚未取得所有權,主要是指夫妻雙方作為買受人,因沒有交清全部購房款而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包括購買福利性政策房屋和購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房屋。離婚時尚未取得房屋完全所有權,主要是指夫妻雙方根據福利性政策以標準價購買的房屋,即部分產權房屋。
根據相關規定,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權的房屋,無論是在婚前,還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既不屬于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也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雖然雙方可以占有、使用該房屋,但無處分權。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訴訟時,不能就雙方當事人提出的房屋所有權歸屬和分割請求進行判決。
人民法院對房屋的居住、使用糾紛處理完畢后,在當事人取得房屋所有權或者房屋的完全所有權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雙方就房屋所有權歸屬和分割無法協商一致又發生爭議時,依據上述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可單獨就房屋所有權問題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需要到哪公證
2021-03-18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