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科教文衛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國家也越來越關注良好社會秩序的建立,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最終會選擇一人結婚,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有些情況下是不能夠結婚的,比如近親或者擬制血親,那么抑制血親關系解除的條件有哪些呢?我們來了解下。
一、擬制血親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由于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準血親”或“法定血親”。我國現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父母與養子女以及養子女與養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沒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之間屬于姻親,不屬于擬制血親。
二、擬制血親關系解除的條件
擬制血親關系的解除需要哪些條件?
(一)父母婚變是形成繼父母子女關系的前提條件但非解除條件
父母再婚是形成繼父母子女關系的必要前提,但再婚父母離婚,卻并不必然導致繼子女關系解除的法律后果。當事人再婚時,再婚配偶系其子女繼父母,雙方之間的關系為姻親關系,權利義務應遵從《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即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該條在實踐中擴大解釋為:繼父母有撫養未成年且沒有生活來源的繼子女的法定義務,繼子女有贍養沒有獨立生活來源且無法獨立生活的繼父母的法定義務;存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一方時,如雙方沒有意愿且沒有撫養或贍養行為的,雙方僅為沒有法定權利義務的姻親關系;繼父母子女雙方均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各自獨立生活,互不依賴時,雙方之間亦為單純的姻親關系。離婚后,沒有法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姻親關系狀況消除,但已形成的擬制直系自親型的繼父母子女關系仍然存在。
(二)履行撫養(或贍養)義務是形成擬制血親的必要條件
根據《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撫養教育是繼父母子女關系適用父母子女關系相關規定的基礎。該條可理解為,履行了等同于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方可形成擬制直系血親。這種權利義務應當包括物質幫助、生活照顧和教育義務。司法實踐中,法院判例一般以共同生活為標準,以不歧視或虐待為底限。一般認為,繼父母應負擔繼子女的全部或部分生活費、教育費,以生父母的標準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和幫助,或繼子女負擔了繼父母的全部或部分生活費用,并給予生活上照顧和幫助。
(三)持續一定時間的撫養或贍養是形成擬制血親的另一必要條件
《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中的“撫養教育”為概括性概念,表現為持續性的行為,但《婚姻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未作出具體規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草案)》中曾對持續時間提出過認定標準,但沒頒布實施。筆者認為,應當綜合被撫養(或贍養)人的獨立生活能力(成長階段)、撫養(或贍養)人的撫養(或贍養)程度(物質和生活照顧程度)、當事人之間的感情交互程度、預期義務人的負擔能力、預期權利人的意思表示等因素確定時間下限。在形成法律上認可撫養(或贍養)認定中,應當認識到,盡到物質和教育、生活上全面撫養(或贍養)義務的,可相應縮短認定最短撫養(或贍養)時間,僅盡到某一方面義務的,相應延長認定撫養(或贍養)時間下限。綜合國外立法經驗,筆者認為,共同居住同一屋檐下,被撫養人(被贍養)主要依賴繼父(母)或繼子(女),因繼父母(或繼子女)可能負擔多種義務,可考慮以三年共同生活時間為形成撫養關系(贍養)最短期間,超過五年則確定形成不可逆轉的擬制血親關系,共同生活三至五年時,應著重參考當事人的意愿,并綜合其他影響因素認定是否形成撫養關系;一方僅從物質或生活照顧部分依賴另一方時,應延長最短形成擬制直系血親時間為五年,超過八年宜認定已形成不可逆轉的擬制血親關系,居中其間由法官綜合其他因素認定是否形成撫養關系。低于最短時間的,一般不宜認定擬制血親關系的,應當認定其撫養或贍養行為系基于維護夫妻感情或相互扶助的行為,離婚后生父母(或生子女)一方應給予對方適當補償。
(四)當事人的意愿應成為是否形成擬制血親的重要參考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規定,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與繼母不同意繼續撫養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該條規定可類推得出,當事人的意愿是是否形成或解除繼父母子女關系的重要參考因素。一般來說,除非存在當事人不愿意或孤兒、孤老無人照顧的情形,擬制血親關系的形成一般還應尊重當事人的真實意愿。
我國擬制血親解除的條件還是比較多的,其中當事人的意愿是能否成為擬制血親的重要參考,如果沒有履行相應的撫養義務,那么抑制血親是可以不成立的,而且這種贍養必須是持續時間之內的,因此如果想要解除擬制血親關系那么就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在平時多加注意相關證據收集。
2020年結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年登記結婚流程是怎樣的?
什么是近親結婚,不能近親結婚的范圍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拆遷補償協議能提取公積金嗎
2021-01-31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