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在科教文衛(wèi)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國家也越來越關注良好社會秩序的建立,在平時的生活中,人們最終會選擇一人結婚,根據(jù)我國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有些情況下是不能夠結婚的,比如近親或者擬制血親,那么抑制血親關系解除的條件有哪些呢?我們來了解下。
一、擬制血親
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由于此種血親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法律設定的,故又稱“準血親”或“法定血親”。我國現(xiàn)行婚姻法確認的擬制血親有兩類:一是養(yǎng)父母與養(yǎng)子女以及養(yǎng)子女與養(yǎng)父母的其他近親屬;二是在事實上形成了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沒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與繼子女、繼兄弟姐妹之間屬于姻親,不屬于擬制血親。
二、擬制血親關系解除的條件
擬制血親關系的解除需要哪些條件?
(一)父母婚變是形成繼父母子女關系的前提條件但非解除條件
父母再婚是形成繼父母子女關系的必要前提,但再婚父母離婚,卻并不必然導致繼子女關系解除的法律后果。當事人再婚時,再婚配偶系其子女繼父母,雙方之間的關系為姻親關系,權利義務應遵從《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即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該條在實踐中擴大解釋為:繼父母有撫養(yǎng)未成年且沒有生活來源的繼子女的法定義務,繼子女有贍養(yǎng)沒有獨立生活來源且無法獨立生活的繼父母的法定義務;存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一方時,如雙方?jīng)]有意愿且沒有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行為的,雙方僅為沒有法定權利義務的姻親關系;繼父母子女雙方均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各自獨立生活,互不依賴時,雙方之間亦為單純的姻親關系。離婚后,沒有法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姻親關系狀況消除,但已形成的擬制直系自親型的繼父母子女關系仍然存在。
(二)履行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義務是形成擬制血親的必要條件
根據(jù)《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撫養(yǎng)教育是繼父母子女關系適用父母子女關系相關規(guī)定的基礎。該條可理解為,履行了等同于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方可形成擬制直系血親。這種權利義務應當包括物質幫助、生活照顧和教育義務。司法實踐中,法院判例一般以共同生活為標準,以不歧視或虐待為底限。一般認為,繼父母應負擔繼子女的全部或部分生活費、教育費,以生父母的標準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和幫助,或繼子女負擔了繼父母的全部或部分生活費用,并給予生活上照顧和幫助。
(三)持續(xù)一定時間的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是形成擬制血親的另一必要條件
《婚姻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中的“撫養(yǎng)教育”為概括性概念,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的行為,但《婚姻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未作出具體規(guī)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草案)》中曾對持續(xù)時間提出過認定標準,但沒頒布實施。筆者認為,應當綜合被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人的獨立生活能力(成長階段)、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人的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程度(物質和生活照顧程度)、當事人之間的感情交互程度、預期義務人的負擔能力、預期權利人的意思表示等因素確定時間下限。在形成法律上認可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認定中,應當認識到,盡到物質和教育、生活上全面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義務的,可相應縮短認定最短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時間,僅盡到某一方面義務的,相應延長認定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時間下限。綜合國外立法經(jīng)驗,筆者認為,共同居住同一屋檐下,被撫養(yǎng)人(被贍養(yǎng))主要依賴繼父(母)或繼子(女),因繼父母(或繼子女)可能負擔多種義務,可考慮以三年共同生活時間為形成撫養(yǎng)關系(贍養(yǎng))最短期間,超過五年則確定形成不可逆轉的擬制血親關系,共同生活三至五年時,應著重參考當事人的意愿,并綜合其他影響因素認定是否形成撫養(yǎng)關系;一方僅從物質或生活照顧部分依賴另一方時,應延長最短形成擬制直系血親時間為五年,超過八年宜認定已形成不可逆轉的擬制血親關系,居中其間由法官綜合其他因素認定是否形成撫養(yǎng)關系。低于最短時間的,一般不宜認定擬制血親關系的,應當認定其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行為系基于維護夫妻感情或相互扶助的行為,離婚后生父母(或生子女)一方應給予對方適當補償。
(四)當事人的意愿應成為是否形成擬制血親的重要參考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規(guī)定,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受其撫養(yǎng)教育的繼子女,繼父與繼母不同意繼續(xù)撫養(yǎng)的,仍應由生父母撫養(yǎng)。該條規(guī)定可類推得出,當事人的意愿是是否形成或解除繼父母子女關系的重要參考因素。一般來說,除非存在當事人不愿意或孤兒、孤老無人照顧的情形,擬制血親關系的形成一般還應尊重當事人的真實意愿。
我國擬制血親解除的條件還是比較多的,其中當事人的意愿是能否成為擬制血親的重要參考,如果沒有履行相應的撫養(yǎng)義務,那么抑制血親是可以不成立的,而且這種贍養(yǎng)必須是持續(xù)時間之內的,因此如果想要解除擬制血親關系那么就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在平時多加注意相關證據(jù)收集。
2020年結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年登記結婚流程是怎樣的?
什么是近親結婚,不能近親結婚的范圍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30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超前點播是否違規(guī)呢
2020-12-31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如何申請離婚財產(chǎn)保全
2020-12-13公司連續(xù)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哪些遺產(chǎn)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工傷已經(jīng)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yè)限制單位
2021-01-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大貨車盲區(qū)肇事未發(fā)現(xiàn)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發(fā)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