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群體是國家未來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一部分,所以關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其實不應該存在差異化的。但是目前我國社會當中所面臨的現實就是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是最大的一部分,很多的農民工的子女甚至都是留守兒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的待遇根本就不一樣。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主要有哪些?
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主要有哪些?
1、明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財政責任主體。
中央財政在安排有關專項資金時,向接受農民工子女就讀人數較多的地區給予傾斜,并明確要求地方加大對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讀學校的投入。支持地方政府切實改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讀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地方城市學校有更大的能力接受更多的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讀。中央和省級政府設立進城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專項資金,并加強調控和監督,按實際招收農民工子女人數劃撥到各地,分擔流入地政府和學校的財政壓力[3]。運用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分擔和配置義務教育資源,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2、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體系。
國家應從法律角度,盡快明確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權利,明確規定他們的平等教育權。使各級政府、教育等機構在處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時,有法可依;農民工家庭和子女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有明確的法律憑證。
3、鼓勵和支持更多的民辦學校參與農民工子女教育。
降低民辦學校的辦學門檻。在當前農民工子女數量大幅增加、公辦義務教育資源供給有限的客觀現實下,應允許農民工子女學校繼續存在,扶持尚不具備基本條件的農民工子女學校積極創造條件轉為民辦學校[4]。根據實際情況,降低民辦學校的辦學門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創辦以接納農民工子女為主的民辦學校。
4、關愛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營造和諧平等的成長環境。
本地學校既然接收了農民工子女入學,就要關愛這些孩子,讓孩子有機會享受同等的教學條件、教育資源,客觀看待他們與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環境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諸多差異,讓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本地居民應該從心理上接納農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社會輿論應該發揮作用,社會各界要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并且給予農民工幫助平臺。
國家教育部目前針對農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方面主要包括,鼓勵并且支持更多的民辦學校能夠參與到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當中,不斷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體系,最重要的是必須要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長,給農民工子女營造出一個和諧平等的教育成長環境。
2020年最新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
最新農民工工傷賠償標準2020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協議”可當買賣合同履行
2020-11-21治安處罰是否需要鑒定
2021-01-13外商投資法中的13條稱的特殊經濟區域是什么
2021-03-07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