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裁決不予執行是指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裁決不予執行是指當事人或者案外人向法院申請,對生效的仲裁裁決不執行的行為,裁定不予執行的,原被執行人可申請執行回轉或者解除強制執行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仲裁裁決執行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八條?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應當在執行通知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書面申請;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款第四、六項規定情形且執行程序尚未終結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有關事實或案件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書面申請。
本條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前,被執行人已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且已被受理的,自人民法院駁回撤銷仲裁裁決申請的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期限。
第二十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被駁回后,又在執行程序中以相同事由提出不予執行申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不予執行被駁回后,又以相同事由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案件審查期間,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撤銷仲裁裁決申請并被受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對不予執行申請的審查;仲裁裁決被撤銷或者決定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執行,并終結對不予執行申請的審查;撤銷仲裁裁決申請被駁回或者申請執行人撤回撤銷仲裁裁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恢復對不予執行申請的審查;被執行人撤回撤銷仲裁裁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對不予執行申請的審查,但案外人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除外。
二、仲裁裁決的中止執行
所謂仲裁裁決的中止執行。是指在執行程序開始后,由于出現某種特定的原因,從而暫時停止執行程序,等到這種特定原因消除之后,再決定執行程序是否繼續進行的制度。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人民法院應裁定中止執行。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人民法院認定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仲裁裁決不予執行是指當事人或者案外人向法院申請,對生效的仲裁裁決不執行的行為,裁定不予執行的,原被執行人可申請執行回轉或者解除強制執行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兒能爭取娘家財產嗎
2021-02-03股東出資是什么,股東出資方式有哪些
2021-03-07債務不能履行可以拍賣合伙財產嗎
2021-03-26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