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死亡賠償能否申請勞動仲裁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因工傷死亡的,如果因工傷死亡賠償產生糾紛的,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工傷死亡賠償糾紛。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工傷事故死亡賠償金計算方法
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統籌地區是指直轄市和設區的市)。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因工傷死亡的,如果因工傷死亡賠償產生糾紛的,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工傷死亡賠償糾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回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4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是否可以延長
2020-12-102020工傷死亡賠償撫恤金標準
2021-03-09仲裁調解后需要開離職證明嗎
2021-02-11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