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對遺棄家庭成員的行為有著明確的規定。遺棄行為不僅包括對配偶的遺棄,也包括對家庭成員中需要贍養的老人、需要撫養的孩子以及其他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員的拋棄。遺棄行為需要受到法律責任的追究,那么婚姻法中的遺棄行為是怎樣規定的?下面在本文中律霸的小編將給大家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
婚姻法中的遺棄行為是怎樣規定的?
《婚姻法》規定,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賠償費的判決。
家庭成員間的遺棄,指家庭成員中負有贍養、扶養、撫養義務的成員對需要贍養、扶養和撫養的成員不履行行其應盡義務的違法行為。此處“需要贍養、撫養和撫養的成員”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這里“沒有獨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備或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給予供養,或雖有一定的經濟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照顧的情況。這里的“贍養、扶養、撫養”不僅指物質上的供養,還包括生活上的幫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撫慰。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日益顯得重要。遺棄行為的受害人往往是家庭中的老弱病病殘者和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人,這就使得遺棄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婚姻法禁止家庭成員間的遺棄,明確規定遺棄行為的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自訴;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遺棄罪是指對于老年、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如父母拒絕撫養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子女拒絕贍養已失去獨立生活能力的父母。
我國刑法第183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里所指的情節惡劣,通常是指被遺棄人因生活無著而被迫到處乞討,遺棄動機卑鄙,遺棄手段十分惡劣的,由于遺棄造成病、殘、死亡后果的等情況。
法律還規定,對于由于遺棄而引起被遺棄人精神失常、自殺、死亡后果的,或者基于一慣玩弄女性而遺棄婦女或兒童的,應當從重處理。
刑法上的遺棄罪,可以理解為遺棄家庭成員罪。因為:
首先所謂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對象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所謂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是指家庭成員中具有以下幾種情況的人:(1)因年老、傷殘、疾病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2)雖有生活來源,但因病、老、傷殘,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構成本罪的前提條件是行為人必須負有扶養義務,如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在一定條件下,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有撫養孫子女、外孫子女、弟妹的義務,孫子女、外孫子女、弟妹亦有贍養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的義務,夫妻相互間有扶養義務。其次是行為人能夠負擔卻拒絕扶養。最后是遺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惡劣才構成犯罪。
“贍養、扶養、撫養”不僅指物質上的供養,還包括生活上的幫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撫慰。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老人的精神贍養日益顯得重要。
在婚姻法的相關規定中,如果出現對家庭成員的遺棄問題,應該先由居住所在地的居委會或司法部門進行調解,當事人應該對家庭成員提供贍養費等經濟補助。情節嚴重者則構成遺棄罪,應該受到刑法的嚴懲。贍養老人、撫養孩子是法律規定的應盡責任與義務,也屬于社會道德規范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夠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怎么才算遺棄罪,遺棄罪要判刑嗎?
?遺棄罪怎么判刑?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法律援助案子需要辯護證嗎
2021-01-02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