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什么是婚姻詐騙行為?
《婚姻法》第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而結婚的親屬關系的;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這是明確規定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欺詐婚姻不屬于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要成立詐騙罪,主觀方面要有非法占有財物的故意,客觀方面要有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物。
從本身的規定看,沒有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并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在詐騙犯罪中,將詐騙犯罪的主體進行限制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和婚姻詐騙犯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針對于婚姻詐騙行為的話,當事人可以直接進行報案處理,然后再進行訴訟的時候,要求法院解除雙方之間的婚姻關系。如果是屬于重婚或者是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在結婚之前未告知對方也是屬于婚姻詐騙行為,說明情況之后,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相關的婚姻無效。
婚姻詐騙怎么認定
婚姻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如何量刑?
婚姻詐騙間接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合同,怎么證明之間的勞動關系
2020-11-16合同法屬于什么法
2021-03-24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21-02-21訴請解除贍養協議可否認定無效
2021-02-08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