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什么是婚姻詐騙行為?
《婚姻法》第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而結婚的親屬關系的;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這是明確規定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欺詐婚姻不屬于婚姻無效的幾種情形。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要成立詐騙罪,主觀方面要有非法占有財物的故意,客觀方面要有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物。
從本身的規定看,沒有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并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在詐騙犯罪中,將詐騙犯罪的主體進行限制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和婚姻詐騙犯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針對于婚姻詐騙行為的話,當事人可以直接進行報案處理,然后再進行訴訟的時候,要求法院解除雙方之間的婚姻關系。如果是屬于重婚或者是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在結婚之前未告知對方也是屬于婚姻詐騙行為,說明情況之后,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相關的婚姻無效。
婚姻詐騙怎么認定
婚姻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如何量刑?
婚姻詐騙間接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